著。看官們這個時候可能就會提出異議,自古以來,打仗都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幾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食海里去了,所以,每個將軍作戰時,都希望能儘快結束戰爭,以節約糧食。黃敘這樣做,不合常理啊。
為什麼打仗比不打仗要多耗費糧食呢?士兵還是那些士兵,難道他們平時不用吃飯,作戰時才吃飯嗎?難道不是打仗時,因為死了一些人,糧食消耗更少一點嗎?
答案是,這個時候的軍隊,在平時糧食供應量很少,士兵往往吃不飽,只有等到打仗時,糧食才會敞開供應,讓士兵能吃飽飯。
畢竟這個時候再不給他們吃飽飯,士兵可是沒有力氣打仗的,甚至要引起譁變。打敗了仗,將領們也會跟著倒黴,所以就算再剋扣糧餉的將領,在這個關鍵時刻,也是不敢對士兵的口糧有所剋扣的。
當然,還有一個解釋是,打仗是一個高強度的體力活,士兵們消耗的能量多了,吃的飯也增多。平時不需要訓練時,士兵消耗的熱能少,飯量也變少。這也是很多部隊疏於訓練的原因之一。這也造成了很多軍隊在大戰時,糧食消耗比平時多出很多,甚至多出一倍來的古怪現象。也即是說,士兵們在平時只能吃個半飽,作戰時才可以吃飽飯。
可是蜀軍不一樣,蜀軍計程車兵平時都保持高強度的訓練量,他們的膳食供應也是足量的,所以無論作戰還是不作戰,對他們來說,消耗的糧食都差不多。所以黃敘大軍是呆在桂陽的軍營還是駐紮在南昌城下,消耗的糧食也差不多。
所不同的唯有運輸成本。在這個交通不便的時代,糧食的運輸多數靠人力,往往要供應前線多少人的糧食用量,就要耗費相同數量的糧食供應輜重隊壯丁們在路上食用。不過黃敘根本沒打算浪費這些運輸成本。
他出兵前已經做好打算,不從桂陽運輸軍糧供應大軍,他要因糧於敵。說得不好聽點,就是在敵人的地盤掠奪糧食。這一路來,他佔領了幾座縣城,將裡面的府庫全部清空,使得他們糧草供應非常充足。
因為擔心這是一場持久戰,黃敘還派了人到附近一些仍然控制在東吳人手中的縣城中去索要糧草。去的人不用多,每個縣城只要派一、兩千人過去恐嚇一番,往往很多縣令就開城投降了。
就算不投降的,也會送一些糧食出來,將這些瘟神們“禮送出境”,蜀兵們甚至連搬運糧草都不用親自去做,自有這些縣令組織當地的壯丁代勞。
這一辦法將使得蜀軍在幾個月內不用擔心糧食問題。當然,如果時間更長,黃敘要不退兵,要不就要考慮從民間徵集糧食了,不過蜀國小皇帝一向對百姓仁厚,如果給他知道自己劫掠百姓,以後一定沒好果子吃,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黃敘是不會這麼做的。
黃敘軍每天消極攻城,南昌城在惶恐中堅守了一個多月。不過這一個多月,黃敘軍雖然沒有出動到火器,沒有全力攻城,但是南昌守軍依然傷亡慘重。本來蜀軍那種低烈度的攻城並不會給守軍造成多大的傷亡。
但是在開戰十天後,一些工匠趕到了蜀軍大營,並開始就地取材製作拋石機。這種戰鬥黃敘當然不捨得用火器,因為火器補充比較困難。但是拋石機不一樣。製造拋石機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木材,附近大把森林,隨便就能砍伐到粗大的樹木,造拋石機只需要耗費點人力。
而拋石機的“彈藥”不過是石頭、泥球這些隨處可得的東西,也沒有任何成本,製造拋石機攻城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好事情。所以黃敘才緊急調來了大量工匠,日夜趕工製造拋石機。
他雖然不打算全力攻城,但是,能有省事的方法減少士卒的傷亡,他當然不會放過。於是,在一個月間,南昌城外豎起了幾十架拋石機,日夜不停地對城內進行泥石搬運工作。
不過搬運的方法實在是有點粗暴,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