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更是如此,朱熙自盡徹底把青霄皇的面目暴露出來,愛民如子不是嗎,怎麼朱熙一死,他就被刺激的沒了分寸,親手把三萬青龍衛禁軍送上末路,為的是什麼,無非不就是洩一洩心裡的火氣麼。
當然了,在還沒有徹底搞清楚情況之前,直接這麼給青霄皇定義還是有點有失偏頗,可就算這件事楚尋想錯了,他誤會青霄皇了,後者是必有隱情,但不可否認的是,青霄皇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且不只他,萬古無數帝王,壓根就沒有幾個真正能夠做到愛民如子的!
所謂一將成萬骨枯,哪個王朝的建立不是伴隨著血流成河,死去的戰士值得尊敬,坐上王位的也肯定是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話說回來,成為王之後他所得到的,與那些戰死的英雄們,真的能夠匹配嗎?
當初戰士們在戰死之時的願望,會是天下一統?
顯然不會的,他們是為了子孫後代能有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能讓還在活著的親人子女安定的生活下去。
也許開闢王朝的大帝起初也是這種想法,但慢慢的,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就變了質了。
後宮佳麗三千人是誰們,錦衣玉食宮宇殿閣是誰們,天底下最好的物資和環境是誰們在享用,至高的榮耀萬人叩拜是誰們在享受,一個不順心就可誅滅任何人九族的霸權是誰們手握,難道是那些打生打死的戰士?
毫無疑問,不是他們,而是坐在龍椅高高在上的皇帝們。
愛民如子,好一個愛民如子。試問,如果把朱佲和一個普通百姓放在同樣危險的境地,青霄皇在救人的時候會猶豫一下麼?
也許會,那還的是因為他在乎民心的看法,而不是真心實意要去救那個在真正意義上和他並不相干的人。
不能說這是錯,因為放在任何一個普通人身上,都會選擇先救自己的親人。
但嘴上說著自己愛民如子,可做出來的事兒卻並非如此就不對了,那叫愚弄百姓,是最最可惡的行為!
所以楚尋一直就看不上皇庭做派,青霄皇也好,在往上的君主也好,哪怕那些所謂的萬古明君,除了幾個及特殊的所在,他都覺得,天下最大的偽君子,就他媽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甚至,楚尋都在幻想著一個沒有皇帝的世界,一個百姓擁有自己的主權,一個人人平等不分尊卑的世界。
當然了,這些事兒都是他思緒漸遠而已,跟於神照要的答案不沾邊兒。於神照需要楚尋指點的是,這樣的君主是否還值得他效忠。
此事問楚尋其實有點不太合適,因為楚尋主觀想法太強,很難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事情。換句話就是主意正,他的想法有自己的道理,但未必就是正確的,可在於神照看來,楚尋卻是一個很適合給自己出主意的人,因為從低位和身份上來看,楚尋屬於那種站在制高點的存在,他是客棧公子,誇張點說那就是江湖中的太子。
但,他長大的環境卻是江湖的自由,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制度法規,不需要提個皇室名字都小心翼翼,沒有封建霸權,故而於神照覺得,即便楚尋不能給出客觀的意見,最起碼他主觀的想法,也會對自己將來做出怎樣的決定,有一定參考價值。
楚尋也是明白這一點,他今天說了什麼,對於神照灌輸了怎樣的思想,將來都有可能決定於神照的命運,無論是直接帶領三萬兄弟脫離皇庭自己建功立業也好,還是獨善其身辭官遠退也罷,總之,如果他說動了於神照,於神照以後的路,就一定會發生巨大轉折,只是這轉折是好是壞,誰也無法提前看清。
511、顧慮
楚尋深知人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說前想一想如果自己說了,會否會左右別人心中的決定,而這絕對又會對對方造成怎樣的影響。 。。
這些事兒都是需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