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元軍艦隊駛進博多灣才發覺,沿海灘頭築有石壩,登陸戰的實施困難很大。元軍無法實施偷襲,只得發動強攻,日軍則拼死抵抗,戰鬥很是激烈。由於在狹長的灘頭陣地元軍不能發揮其所長,恰好適應了日本武士一人一騎的戰鬥方式,因而元軍傷亡很大。戰鬥進行到六月十三日,元軍未能前進一步。這時正值六月盛夏,長期的船上生活和戰鬥,蔬菜、飲水供應困難,疫病不斷髮生,病死者甚眾。元軍處境不妙,便回頭與江南軍會師。兩路大軍會師後,軍勢大振,本應立即恢復進攻,但因為遠軍各路指揮官內部矛盾重重,結果意見分歧,指揮難以協調;由於在海上遲疑了一天,八月一日,颱風再次襲來,元軍船毀人溺,師喪大半,第二次東征日本的戰爭和第一次一樣,最終也因遭遇颱風而失敗。”
“上一次就是因為颱風而失敗,難道這一次一點教訓都不吸取嗎?”楚揚威冷笑了一聲,問道,“十四萬大軍當中,竟然沒有一個懂天氣的人才?”
“倒也不是這樣,當時有人看到了颱風到來的前兆,《元史》中記載當時‘見山影浮波,疑暗礁在海口,會青髯見於水上,海水作硫磺氣’,只是元軍兩路統帥均無航海常識,見颱風前兆不知躲避,如果當時退到平戶、壹歧、對馬或高麗,尚可保全。象江南軍張僖所部和也速都兒所部,因見天氣惡劣,就在夜裡停泊時,命將戰艦各去五十步下錨,因而避免了颱風襲擊時各艦船互相碰撞,所以損失極小。”張恩銘說道。
聽到這裡,楚揚威再次轉頭向海面上望去,此時天色似乎比剛才要亮了一些,天空中的雲層似乎變薄了,但遠處的海面上,卻隱隱有黑色的雲團堆積在那裡,彷彿一座座巨山。…;
“颱風過後,張僖和也速都兒即乘船各處搭救元軍將士。江南軍主將范文虎旗艦破碎沉沒,抱船板漂流海上,被張僖所救。張僖立即向范文虎建議,江南士卒未溺死者尚有半數,且皆為青壯戰士,可以重整旗鼓進行戰鬥,利用船壞後將士沒有退路義無反顧的心理,強行登陸,因糧於敵,擴大戰果。從當時形勢來看,這個建議是可行的,但是,剛剛脫險的范文虎已經被颱風奪去了鬥志,堅持要立刻回師。他對張僖說:‘還師之罪,我輩當之,公不與也。’張僖只得分船於范文虎,收集殘卒共同班師。這時平戶島尚有被救起的四千軍卒無船可乘,范文虎竟然命令棄之不顧。張僖不忍,將船上戰馬棄於島上,載四千軍卒回國。范文虎回國後,被遺留在日本海島上的元軍士卒,大部分被日軍殺害。據至元十九年從日本逃回計程車卒反映,被遺留在各島的元軍士卒約三萬人。因將領皆走,眾人推舉張姓百戶長為帥,組織伐木為舟,伺機回國。八月七日,日軍乘船逐島搜捕,約三萬元軍除一部分被俘外,其餘戰死。九日,日軍將被俘元軍帶至八角島,從中選出新歸附的南宋人和工匠、農民留作奴隸,其餘盡殺之。”
“那就是說,不是象有些書裡說的,是全軍覆沒了?”楚揚威問道。
“據現有史料可知,元軍兩路大軍的損失輕重不一。東路大軍中高麗士卒和水手共兩萬七千餘人,颱風後歸國者約一萬九千餘人,損失約七千餘人,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如果減去戰死和死於疫病者,則溺於颱風的人數還要減少。由高麗水手駕船的蒙、漢軍隊的損失亦可按此類推。相反,江南軍的損失比較慘重,只有張僖和也速都兒部得以全軍返還,其餘各部均損失慘重。據張僖的估計,颱風過後半數軍兵尚在,即五萬人左右,回師時范文虎拋棄了一些,因而‘士卒十喪六、七’的估計是可信的。絕不是什麼全軍覆沒。”張恩銘說……
“可嘆準備數年,江南大軍十萬之眾,三千五百艘戰艦,不見一陣,喪師而還。”楚揚威看著張恩銘,笑道,“你說了這麼多,我明白你的意思,老子雖然不相信有什麼‘龍三角’,但也絕不當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