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提學官,會試主考官,自可入中樞。
其三,子玉文名達於天下。可學王荊公仰望。正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這就是曾經執掌中樞宰輔的政治智慧。他聽過長子寧儒說過賈環的情況,能輕而易舉的指出三條適合賈環的路:
第一,以政績升官。第二,以團隊、黨派的旗幟、領頭人,進入中樞。第三,養望。沽名,待天子詔令。賈環現在才十四歲,很大機率可以熬死晉王或者楚王。至於,雍治天子,自不用說。
各有側重點、優劣。如何抉擇,看賈環自己的選擇。
賈環用心的記了,起身,再次作揖行禮,感激道:“學生謝老大人教誨。今日之惠賜,環終身不敢忘。”
寧祥虛弱的一笑,道:“今天說了這麼多的話,我有些乏了。子玉,你去吧。”
賈環心中感嘆,再行一禮,告辭離開了寧老先生的院子。
…
賈環看得出來寧太師已經是油盡燈枯,葬禮只怕不遠。便以研究官場筆記的名義,閉門謝客,暫留在寧府,再緩幾日去金陵。受了老太師這麼大的恩惠,弔唁,他想參加。
三月初三,寧太師在一場小雨的傍晚去世。頭七後,賈環帶著長隨胡小四、四名錦衣衛校尉北返,離開廣信府永豐縣。
沿途經過驛站,過南昌府,與文會數場,停留兩日,認識江西布政司眾官員。再過九江府,與劉知府談了半日,於三月十八日,買舟東下,前往金陵。
…
“譁……”
寬敞的樓船在長江中,順水直下,平穩而快速。九江段至金陵段,航道通暢。不像宜昌三峽段: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以賈環的身家,自不會租一葉輕舟往東,而是購買了一首中等樓船。此時,他在船廳中燈下,閱讀著寧老太師的官場筆記,沉思著。窗外,一江明月碧琉璃。
筆記中記載著這樣一個事例。世宗朝間,寧太師在陝西鳳翔府扶風縣中為縣令,有一個村子交不起皇糧賦稅。糧長催逼,差點鬧出民變。有幕僚建議寧太師搜捕為首的民壯,刁民也。但寧太師沒有聽從,而是撤換了糧長,以裡中老人擔任。收了五成錢糧,再以糧長家資補一成。事情得到解決。
寧太師的心得:第一,要做事,不在於改變制度,而是首先要得人。他以裡中有威望的老者收稅,事情得到部分解決。第二,要愛惜民力,不要催逼過度。官員代天子牧民,是百姓的父母官。第三,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調理陰陽,不外乎是這樣。
賈環輕輕的撥出一口氣,合上寧太師的官場筆記。真知灼見。
當日,在九江府,龍江先生說他的缺點:沒有在州縣做事的經驗,根基不穩。有這本筆記,足以彌補個七七八八。
想到這兒,賈環又想起這次永豐縣之行:大有收穫。解決了他心頭以來的幾個問題。日後的局面,豁然開朗。只是,寧太師已經亡故。這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老人。
“唉…”
賈環輕嘆了一口氣,將心中哀傷的情緒稍稍收斂。生老病死,誰能避免。任你王侯將相,叱吒風雲,都免不了。這份恩情,他只能回報在寧太師的後人身上。
當年,湖廣巡撫顧,以要犀帶增張居正:君異日當腰玉,犀不足涸子。
他若系玉帶,必定如同張江陵照顧顧家後人一般照顧寧家後人。
賈環遐思時,門外響起敲門聲,胡小四進來,提醒道:“三爺,到子時了。”
賈環點點頭,脫衣睡下。三日後,船隻將會到金陵。他會見到兩年多未見的薇薇。心中,期待感,驟然而起。
第六百三十九章 再入金陵
三月二十一日,凌晨五點許,東方既白,月明星稀。已經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