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黃小潤還不想讓兒子爭,可現在為了保命,也只能如此,至少不能讓太子太過肆無忌憚,必須要讓對方有所顧忌,那就要為自己兒子網羅人才,扶持一幫在兒子身邊的能臣,才能抗衡太子。
所以於公於私,她都要對太子的這個舉動作出反應,因此也就沒推辭,但她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
而李綱對三皇子是非常看重的,其實可以把李綱視為三皇子的人,所以幫了李綱也就幫了自己的兒子。
於是她便找機會單獨會見了李綱,說起了這件事。
李綱也是被蕭振搞得很是心煩,也想找一個人來對抗蕭振,從而讓自己騰出手來做朝堂上的正事。
李綱當即提了一個人選劉大中,此人曾經當過監察御史,現任江南東西兩路宣諭史。
這是一個性情耿直,敢於擔當的名臣,在真實歷史上他在秦檜當政期間曾是參知政事,也就是秦檜的助手,可是他跟趙鼎都是堅決反對秦檜與金人議和的。
於是秦檜便籠絡罪名,可是卻也找不到劉大中的痛腳,最後不得已,找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不孝的罪名,罷除了劉大中宰相之職,貶到了地方。
隨後秦檜把趙鼎也給罷相了,由此一來,秦檜就成了南宋獨相,這個局面保持了十多年,一直到他死掉。
可惜劉大中沒有熬到秦檜倒臺,就憂鬱死在了地方。
李綱對劉大中的性格和才能是非常賞識的,兩人關係也非常好。
所以李綱毫不猶豫的向黃小潤推舉了劉大中,認為如果他來給自己當助手,擔任樞密副使,必然能夠抗衡蕭振。
黃小潤於是向朱皇后提名,讓劉大中擔任樞密副使。
朱皇后在查閱了劉大中的履歷之後,也認可這個人,既然是黃小潤提名的,一報還一報,她自然不會說二話便同意了。
劉大中因而被任命為樞密副使。
劉大中原本就跟李綱交好,私底下李綱告訴了他這件事的原委,他才知道是黃小潤力主將他提拔起來,目的是讓他幫著三皇子抗衡太子的人。
劉大中便明白了,他沒有刻意的去拜會三皇子,他知道這時候的三皇子估計還沒有插手朝政,是他的母親黃小潤在替他運籌帷幄鋪路。
所以找機會拜謝了黃小潤,並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黃小潤算是給自己的兒子拉了一員大將過來。
劉大中上任之後,針對蕭振的掣肘做了很多事,有他對付蕭振這個內訌,李綱才得以重新將精力放在朝堂政務處置上。
這件事很快就讓朱皇后知道了。
朱皇后有些不高興。心想自己兒子是太子,怎麼著都應該身邊有幾個人聽他的話,為他辦事吧。
怎麼黃小潤倒好像自己要針對她似的,給她兒子也開始培植勢力了,這是要立山頭跟自己的兒子較勁嗎?
冷靜下來她又覺得可以理解,畢竟她知道自己兒子一直針對山河,而且一次比一次過分,最近一次甚至設局讓山河坐龍椅接受群臣叩拜,要把山河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如果自己是山河的生母,只怕也會替他籌劃的。
但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朱皇后看見黃小潤在為山河栽培勢力之後,便決定繼續為兒子的陣營充實人手了。
而就在這時,一位軍中大將李顯忠率軍來投。
李顯忠原名李世輔,在南宋歷史上是相當有名的,當然名氣比岳飛這樣的戰神要差很多,但也是響噹噹的一名大將。
他的身世頗為坎坷,他一直在陝西地界跟他父親一起領兵征戰西夏。後來金國佔領陝西,李顯忠跟著父親留在了延安府接受了金朝的任職,從而成為金國的官員。
可是後來陝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