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德溫大喜,他沒想到趙桓這麼幹脆,先辦事再要人。
當下說道:“好,一言為定,你幫我去說服我母親,我這裡馬上給你準備三千育齡女子,會盡快到位的。”
兩人談妥之後,一行人來到了耶路撒冷城,進入城中,住進了王宮貴賓院。
這是在王宮裡的一處院路,專門接待其他國家的君王及皇親貴胄。
趙桓馬上讓人給女王梅麗森德送去了拜帖,要與她相會。
女王接到趙桓的拜帖,不禁愣了一下,她沒想到趙公子會突然再次來到耶路撒冷。
女王對趙公子在十字軍東征中所起的作用印象深刻。
因為這位趙公子幫著女公爵伯莎從大宋那弄到了重甲騎兵、輕騎兵、神奇的攻城兵和火箭兵,為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唯一的一場勝利,——奪取大馬士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果沒有趙公子獲得大宋的支援,恐怕十字軍東征唯一的一場勝利也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女王對趙桓也有著敬畏之心。
聽對方來了,多少猜到了對方用意,還是熱情的接待了他,並親自在宮殿門口等候。
趙海桓帶著人出現之後,女王微笑著上前,行大宋拱手禮,說道:“趙公子,沒想到你突然大駕光臨耶路撒冷,事先沒得到訊息,沒有遠迎,還請恕罪。”
耶路撒冷緊挨著大宋在埃及的西岱半島都護府,有大量的漢人在耶路撒冷做生意或者定居,漢文化也開始在耶路撒冷流行,女王也與不少漢人有來往,所以也懂一些大宋的禮節。
趙桓見她有模有樣的拱手施禮,不由微笑,也拱手還禮說道:“多謝女王如此盛情。”
說著話,女王陪同趙桓進入王宮。
趙桓對女王說道:“咱們私下聊聊就好,不用其他人參與。”
趙桓和女王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拉丁語,交流沒有任何問題,連翻譯都不需要。
於是女王便把趙桓帶到了一個小的會客廳,令人奉上了大宋的香茶,然後關上房門,就他們倆坐下商談。
女王說道:“如果趙公子是為了我的兒子鮑德溫來當說客的,就沒必要開口了。
因為這個逆子越來越不聽話,如果把耶路撒冷交到他手裡,我是絕不放心,除非他聽從我的安排,否則別想從我手裡拿走王權。
耶路撒冷是我的父親交到我手裡的,所以整個王國是我的,他即使是我的兒子,不聽我的話,我不把王國交給他,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這段歷史趙桓當然知道,耶路撒冷王國是其他三個十字軍國家的宗主國。
老國王是女王的父親鮑德溫二世,他死了之後由於沒有兒子,所以國王將整個王國交給了自己的大女兒梅麗森德女王。
而她的丈夫是安茹伯爵富爾克.而富爾克有三個兒子,其中三兒子就是諾曼底公爵若弗魯瓦,也就是英格蘭公主瑪蒂爾達的丈夫,短斗篷亨利的父親。
所以女王梅麗森德是短斗篷亨利的奶奶,而亨利與埃莉諾名義上的兒子趙亨利拜趙桓為義父,所以這層關係上看,梅麗森德女王也算是趙桓的奶奶。
當然,義父與義子的關係跟養父與子女關係不一樣,更多是一種名義上的關係,不存在法律義務。
所以趙桓也沒打算認梅麗森德女王這位奶奶,實際上女王才四十多歲,算得上半老徐娘,讓趙桓叫她奶奶,趙桓可不想攀這個親戚,因此絕口不提這層關係。
雖然趙桓在歐洲攪得天翻地覆,當了神羅帝國的攝政王,又與亨利一家關係淵源頗深,這些訊息都還沒有傳到耶路撒冷,所以女王對此根本不知道。
她也很少跟歐洲家族的人聯絡,也就不知眼前這位帥氣多金的趙公子,居然是她重孫的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