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說道:“說到糧食,目前咱們最需要的是糧食,東南亞吳哥王朝這些小屁孩想掐我們大宋的脖子,翻倍的漲價,認為我們除了他們的糧食就買不到糧食了,或者種不出糧食了,他們錯了。 我們現在不就有幾百萬的勞動力在這嗎?只要利用得好,一樣可以有大的產出。” 趙桓又望向梅執禮說道:“現在大宋沒有田地和租佃地主的地耕種的耕農人家有多少?你們戶部有沒有數?” 梅執禮有些為難,說道:“這個只有在仁宗時做過一次統計,如今過去都差不多上百年了,沒有新的統計,不過上一次的統計……” 趙桓說道:“那上一次統計的數字大概有多少?” “如果是完全沒有土地的僱農,大概有五分之一,土地比較少,根本不夠解決家裡生活的貧農大概又有五分之一。 另外土地相對多一些,如果風調雨順的年景,能吃得飽,但一旦遇到災荒糧食欠收就吃不飽的下農,又佔五分之一。 糧食剛好夠家裡吃,不管風調雨順還是災年,家裡的溫飽基本能解決的中農又佔五分之一,這些總共加起來大概有五分之四。 剩下的五分之一是地主以及富農。” 趙桓說道:“貧下中農和僱農佔到了五分之四,可見土地兼併有多嚴重,咱們可以在這上面做文章。” 趙桓對李綱說道:“你們在京城和京畿鄉村做一個調檢視看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到海外異國他鄉去耕種土地的?” 李綱急忙答應了。 會議結束,趙桓回到了坤寧殿,已經快黑了。 他徑直來到朱皇后的寢宮,回來第一天肯定是要在這兒過夜的,這代表了對朱皇后這後宮之主的肯定和支援,同時也是對她在自己御駕親征期間垂簾聽政辛苦的一種肯定和感謝。 在坤寧殿裡,朱皇后和黃賢妃,李清照幾個人還在批閱奏摺,雖然皇帝來了,但還沒有讓他們停止辦公。 再說皇帝之前也是讓他們幫著處理奏摺和政務的,他們是不會停下手來等待皇帝的指令的。 聽到太監高聲唱道:“皇帝陛下駕到。” 三人驚喜的忙擱下筆快步出來,到樓下迎接。 趙桓身穿龍袍,頭戴幞頭,因為剛從崇政殿還來不及更衣呢,徑直就到這來了。 見到三人點頭微笑說道:“你們三個還在忙啊。” 朱皇后俯身道:“不敢耽誤政務,沒想到陛下卻來了。” 趙桓在三人的簇擁下進到大殿,在龍榻上端坐。 三人按照各自的等級分別落座。 趙桓說道:“我剛剛開了一個宰執擴大會議,瞭解了一下朕御駕親征期間各項事務進展情況,沒有讓你們列席,因為我想單獨聽聽你們的意見,在那人多嘴雜也不方便。 現在你們三個說說吧,垂簾聽政半年都遇到了什麼困難?存在什麼問題?” 趙桓這話很明顯,成績就不要說了,正所謂,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先把問題說了,把解決問題的事辦了,回頭再慢慢說正經。 朱皇后一時沒有準備,都不知該如何開口,求助的望向黃小潤。 黃小潤說道:“陛下御駕親征這半年來,倒沒出什麼大事,不過小麻煩倒一個接著一個的,最先是糧食。 在陛下剛出徵不久,吳哥王朝等周邊幾個三國就聯合提價,糧價翻了一倍,以至於我們不得不花大價錢從南邊買糧食,因為不買百姓就吃不上糧。 好在陛下從海外挖回來的金銀銅錢如流水一般,咱們不差錢,但是堵了一口氣,憑什麼要花雙倍的錢買相同的東西? 而且臣妾也探聽到了,他們賣給其他人的糧食依舊是按照以前的價格,因為他們賣貴了別人不會買,但是他們料定我們大宋會買。 而且大宋有錢,所以才趁機加價倒賣,就估計到了我們不得不買。” 這件事趙桓已經知道了,不過他已經第二次聽到,還是很生氣,說道:“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解決不好會出大亂子。 朕派出去在大洋彼岸美洲尋找新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艦隊一直沒回來,如果得到了那些優良種子,過上三五年,咱們的人口就算翻上一兩倍甚至十倍都不成問題,都能養得活。” 的確,清朝人口直線上升,突破上億,主要原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