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讀這段典故的時候,只把它作為一個計謀去考慮了,根本沒有從貨幣角度來思考。 現在被趙桓這麼一提點,馬上醒悟過來:“對呀,這不就是讓楚國用大量的貨幣去抬高敵國鹿的價格,使得敵國百姓都去抓鹿,沒人耕種,到時國家失去了農業根基,沒有糧食,最終百姓大量逃亡,最後只能投降。 同一個典故官家居然能看出另外一層精妙來,臣佩服。” 趙桓又說道: “我們再說說本朝的事,其實本朝也打過貨幣戰,你不知道吧?” 一聽這話,李若水都傻了,他對本國的歷史還是很熟的,怎麼沒聽說過本國有貨幣戰呢? 趙桓又說道:“那你知不知道交子在陝西也可以使用?” 李若水點頭道:“這臣知道,當時陝西戰事吃緊,朝廷軍費不夠,所以在陝西印製了三十萬貫的交子。從那之後,交子開始不斷濫發,才越來越不值錢。” 趙桓道:“朕說的就是當時發行的這三十萬貫交子,其實就是朝廷發動的一場貨幣戰爭。” “這如何說起?” “你應該知道,咱們大宋跟西夏雙方交戰數十年,明面官方貿易早就禁絕了,但私下走私卻屢禁不止,畢竟雙方都需要對方的東西。 党項的青鹽物優價廉,很多川蜀商人看到其中巨大的利潤,都拿錢從西夏買鹽來販賣,私鹽屢禁不止的。” 李若水點頭道:“這個臣知道。” “透過鹽以及獸皮、藥材之類的交易,使得我大宋大量的鐵錢流入了西夏。 西夏將鐵錢用來鑄造武器,再回頭打咱們。為了斷絕西夏獲得鐵錢的途徑,當然也是因為軍費緊張,於是在陝西邊境發行了三十萬貫交子。 你這些交子只能用來支付軍餉和給前線送糧食的糧商的錢款的,糧商不會空手而反,一般都會在當地買一些東西帶回去銷售,免得空跑一趟。 於是,糧商就拿這些交子在邊境當地透過各種途徑購買西夏的青鹽、皮貨等東西,再拿去內地銷售,換取差價。 而走私的大頭其實是邊軍,將士們也用這些發作軍餉的交子跟西夏那邊買賣東西。 因此,這三十萬貫交子就透過各種的途徑流入了西夏。 西夏人沒想到,這三十萬貫是我大宋朝廷特別印製的,上面有特別的圖案。 朝廷於是下旨,這一批交子不允許兌換鐵錢,也不能夠在民間使用。 於是,西夏人拿到的這些交子全都變成了廢紙,財物白白被騙走了,西夏人吃了個啞巴虧。” 李若水哈哈大笑,說道:“原來還有這一出,臣竟然不知道。” 這件事當然不可能流傳開去,畢竟皇帝用了陰損的手段騙了西夏的錢,雖然兵者詭道也,但能做不能說,這樣一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了。 趙桓又說道: “朕再告訴你本朝實施的另外一場貨幣戰。” 李若水聽得連連點頭,滿是興奮,覺得這樣的故事太有趣了。 趙桓卻說道:“你起來坐著說話,別老這麼跪著,朕說話也很累。” 李若水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死諫的想法了,他覺得皇帝這些舉措都是有依據的,不是光腦袋想出來的。 只要皇帝是深思熟慮的,那還有什麼擔心的,於是便起身,坐在了凳子上。 趙桓說道:“在一百多年前,我大宋跟大遼還在征戰的時候,大宋曾經對大遼搞了一場貿易戰,更準確的說是貨幣戰。 眾所周知,我大宋陶瓷、造船、茶葉、糧食等等都是遼朝急需的,也正是因為我們嚴格管控了對遼朝的交易,導致遼朝沒辦法透過正常途徑獲得這些東西,於是兵戎相見。 在征戰的那些年,邊境的貿易管控卡得更嚴。遼朝跟西夏還不一樣,西夏有青鹽等我們需要的,可是遼朝卻沒有什麼東西是大宋急需的。 本來遼朝的馬是我們急需的,但是因為馬匹可以用於戰爭,遼朝人也不願意把馬賣給大宋,也就造成了雙邊貿易一邊倒。 大宋可以不買遼朝的東西,對自身也沒什麼影響,可是遼朝卻沒辦法不買大宋的東西,比如茶葉、布匹這些生活用品,他自己沒辦法制造,或者產量非常小,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要。 遼朝以肉食為主,如果不用茶葉去油膩,那對身體會有很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