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不明所以,但看著大家神秘的樣子也不問了,她本就不是個好奇的人,再加上,她雖頂著原主的身體,但實際和大家並不熟。
不過幸好原主也是悶性子,不多話,所以夏曉倒不會暴露了。
“夏曉妹子,是隊長家的小兒子高稼興救了你,幸好發現的早,不然你這會可沒了。生產隊給你五天的時間休養,待你身體好了,你親自去隊長家感激一番才是。”王愛華開了口,她們這幾個女知青,孫玉華為人高傲一些,王愛華則愛管事,儼然是知青點的代表人物。
“是啊,高稼興好厲害,打獵捕蛇捉魚可是強中手,聽說他練過兩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董美華也在這個時候出聲了。
第3章 原主的行李
“夏曉到時候要好好感謝高稼興才是,因為幫你吸出蛇毒,聽說可是被他媽拿著棒子追在後面揍呢。”楊雪華本來說的嚴肅的,到了最後笑了出聲。
“謝謝愛華姐、雪華姐、美華姐……,我明天去一趟隊長家。”夏曉乖順地應下,心裡是慶幸高稼興沒事的,雖然原主沒有被救活,但人家熱心相救,這份救命恩情,她還是要記下的。
這個時候王愛華微微一笑,摸了摸夏曉的頭,“那你這幾天好好休息。”
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吃完飯又洗好澡,聊兩句就都倒在床上睡了。
因著身體原因,夏曉很快也沉沉入睡,一夜就這麼過。
第二天一早,知青們四點就起來了,不到五點就出門了。
夏曉乍舌,這麼早,這天都沒亮呢。因不用出工,夏曉躺在被窩裡,根本不想爬起來。
這一瞬間,夏曉對先驅勞動者們肅然起敬,同時也為自己現在這個小身板禁不住勞動而擔憂。
夏曉睡到太陽照屁股了才爬起來,便見著床邊放著一碗蕃薯粥,想到王愛華和楊雪華走前在她耳邊叮囑過,心裡暖暖的。如今十二月的天氣很冷,不過最南邊再怎麼冷也沒有北方冷,只是饅頭和番薯還得熱著才能入口。
夏曉當下爬起來,煮一鍋熱水,也把番薯粥蒸熱,一部分倒入暖水壺,剩下一些則用來洗臉擦身。
洗漱吃了早餐後,夏曉便翻了原主的行李,原主衣服包括身上的總共也就三套。
棉外套兩件,棉被一床,草蓆一張,蚊帳一床,解放鞋兩雙,草鞋一雙,針線一盒,信有幾封。
夏曉開啟翻閱,信紙裡一張五毛錢和一張半市斤糧票,每封信都有。
信紙很厚,有原主的父親和哥哥寫的,語氣裡對原主還是很關心的,還提到了原主的母親和幾個妹妹,最後一封信末尾1960年12月9日。
夏曉再看牆上的日曆,1960年12月25號,原主才收到信兩天。
夏曉嘆了口氣心裡酸酸的,他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女兒和妹妹在昨天已經死去了,夏曉雖然也覺得原主被報大三歲,這麼小頂替哥哥下鄉當知青有些殘忍。
但想到原主家的條件,夏曉嘆了口氣,不知怎麼說好。
如今除去原主,家裡就有六口人,原主的父親在電廠工作,原主的母親在紡織廠做流水線,只是臨時工,家裡如今就靠著這兩份工作養著一大家子,幾個妹妹還在上學,還有爺爺奶奶要孝敬,一家子也過的緊巴巴的。
大哥夏榮剛好初中畢業,被安排下鄉當知青,不想父親剛好出事,為了保住這份工作,所以家裡安排夏榮頂替父親到電廠上班,做的是高空作業,而知對於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來說,也挺不容易的。
若是不這麼做,一大家子人就靠著母親一份臨時工養活,更難。
這一來,身為老二的原主,就頂替了哥哥下鄉當知青了。
所以雖然同情原主,但夏曉也不知道替原主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