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你不能夠沒有它而存在。所以,你的福德真正是在哪裡結束?極限在哪裡?沒有極限!如果你仔細觀察,如果你進入深處,你將會發現沒有極限,或者宇宙的極限就是你福德的極限,整個宇宙都涉入你的福德里面,所以你的福德並非只是你的福德,它是你的宇宙,而你植根於它,同樣地,你的頭腦也不能夠沒有福德而存在,它是福德的一部分,是它的一個過程。
智慧也有二種:有世間智慧,有出世間智慧。世間智慧對於世間的一切法都能明白,雖然明瞭事理,但不能捨掉塵相,心知肚明,卻不能超脫,還是事障。出世間智慧,對於世間的法一切明瞭,能夠雙雙忘掉,盡除理障。佛說的福智無比,是出世間的福智。所謂清淨福,無漏智。是佈施所得的世間福和有漏智所不能比擬的。
說起智慧,只要注意看動物,注意看鳥兒:它們沒有煩惱、沒有傷心、也沒有挫折。你不會看到一隻牛在異想天開,它完全滿足於每天吃同樣的草,它幾乎已經成道了!沒有緊張,它跟自然非常和諧,它跟他本身、跟每一樣東西都保持非常和諧。
他們一定都在笑:“你到底怎麼搞的?為什麼你不發掘佛性,成為現狀的你自己?有需要成為其他某一個人嗎?”所以第一件要記住的事就是:從《金剛裡》獲得智慧,深深地接受你自己。
讓善良和愛在人間、在人們的心裡迴圈
第二十五品、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第二十五品講的是“度化”。“度化”比喻,擺渡,引導,透過語言、動作、各種方式使你徹底的全面的歷史的發展的客觀的瞭解認識你自己和世界。《紅樓夢》第二十五回:“我笑如來佛比人還忙;又要度化眾生,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所謂度化,簡單說,其實就是佛菩薩告訴你:這個世界苦的根本原因,離苦得樂的方法,你照著做,就成功。但是佛在這一章卻矢口否認度化過任何人,而且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人需要度化。特別是這個“化”字,在佛教中有著重要的位置,很多東西都需要化字來表達。例如佛教中講的化境,指的是奇妙的境界。《華嚴經》裡就講到“十方國土;是佛化境。” 佛在人間暫時出現的人、動物或植物的形體叫化身,《西遊記》中觀世音菩薩千變萬化就是從化而來。而佛吃飯時,則要到各家各戶化齋化緣。
佛說:須菩提,你是怎樣想的?你們千萬不要認為佛有過這樣的想法,我要度化一切眾生。須菩提,千萬不要這樣想,實在沒有眾生讓如來度化。如果有人因我度化他而成了佛,這個佛就不是佛了,而是個非常普通的人,因為這個 佛已經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人了。有眾生可度,那麼連我自己也落入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執著之中。須菩提!如來所說的“我”,事實上是假相的我,是權巧方便設立的,但是凡夫卻以為有個真實的我,這是因為凡夫執相心迷的原因。
《金剛經》就是從佛帶領眾比丘化齋回來後開始的,為了幫助大家瞭解“化”的真諦, 我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龍山的善國寺有兩個和尚:悟空和悟了。一開始他們每天都出去化緣,後來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