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而已。在頒獎季終於漸漸熱鬧起來之際,混沌影業終於主動出擊,第一部脫離了蘭斯、獨立製作完成的作品“女王”,強勢登場,收穫了一片好評之聲,從劇本到女主角,從導演到影片,全方位展現出了極佳的競爭力,高達九十一分的媒體綜評更是證明了這一點。即使沒有蘭斯坐鎮,混沌影業依舊展現出了絕佳的競爭力。
“女王”整部作品以一種冷靜而緩和的視角呈現出那波濤洶湧的情感,內斂而細膩的表演更是令人眼前一亮,表面看來,電影聚焦的是女王最不希望回首的一週,但事實上卻講述了整個社會的躁動不安。
曾幾何時,熱烈又恬靜、深刻又樸素、溫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直,這是精英貴族的出時態度,同時也是高度文化修養的上層人士們身上常見的特徵,看似壓抑,卻又有著致命的優雅,但伴隨著時代的推進,這種“素養”卻正在一點點消失。沒有人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女王”之中就傳遞出了這種侷促和忐忑,輕盈地舞動著,卻在心間落下了烙印。
輕而易舉地,“女王”就贏得了所有影評人的芳心,強大的聲勢正在迎頭趕上,隱隱之間已經從一片混亂之中脫穎而出,展現出了與“通天塔”、“無間行者”、“陽光小美女”等作品相比也毫不遜色的勢頭。
可以看得出來,混沌影業的公關策略重心還是落在了“女王”身上,這就是一部為了頒獎季而打造的作品,傳記電影、人性光輝、精彩表演、紮實劇本,每一個環節都戳中了奧斯卡那群老學究的嗨點,可以說是今年頒獎季目前為止最具奧斯卡風格的作品。相較而言,“狂暴之路”劍走偏鋒地殺出一條血路,似乎也出乎了混沌影業的意料顯然,這部作品的神奇之旅依舊在延續著。
低迷而混亂的頒獎季終於在2006年即將結束之前,開始逐漸明朗起來,以“狂暴之路”為首的第一集團緩緩揭開了面紗,緊隨其後的第二集團主要成員也開始浮出水面,伴隨著金球獎提名名單的公佈,頒獎季的實感終於開始變得確切起來。
過去這幾年時間裡,金球獎雖然飽受爭議,而且與奧斯卡的契合度也正在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的公關手段確實高超,一手“平衡”玩得爐火純青,不管是前年嘉獎了“飛行家”,還是去年大膽地給予了“斷背山”認可,這都得到了諸多讚賞,比起奧斯卡來說,似乎總是走在潮流尖端的金球獎,就要顯得平易近人、與時俱進許多了。
今年在一片迷霧之中,各大頒獎典禮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對於那些影評人協會來說事情就簡單多了,反正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作品,根本不需要顧忌奧斯卡的走勢;但對於金球獎來說,這就著實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了,如何在保留娛樂性的同時,又保持奧斯卡風向標的光環,絕非易事,即使是老奸巨猾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也是難以下手。
在這樣的格局之下,他們公佈了第六十四屆金球獎的提名名單,熟悉臉孔不少,但莫名其妙的陌生臉孔更多,這份名單著實讓人們驚唿“讀不懂”。
備受矚目的劇情類最佳影片之中,“通天塔”、“無間行者”、“女王”、“狂暴之路”和“博比”入圍了最終五強。
等等,“博比”?這是什麼作品?不是“身為人母”和“醜聞紀事”,也不是“父輩的旗幟”和“硫磺島來信”,居然是“博比”?這頓時讓所有人都煳塗了,“博比”這部作品在整個頒獎季之中似乎都沒有任何動靜,雖然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得到了“傳記電影獎”,但這個獎項著實沒有任何關注度,回到北美之後更是沒有人提及。
當然,這部作品雲集了安東尼…霍普金斯、黛米…摩爾(demi…moore)、莎朗…斯通(sharon…ston)、伊利亞…伍德、海倫…亨特(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