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從七八年上大學到如今,項南搞過的物件,加在一起,沒有一個營,也有三個連了。
對這個年代的年輕人來說,項南的地位就像四十年後的頂流一樣,別提多受捧了。也因此,他泡妞兒幾乎沒有失手過。
相比起來,春明就慘多了。
他跟蘇萌雖然考入同一所大學,但蘇萌跟他的關係,卻並不算密切。
一來,春明雖然考上了大學,但是卻不講究穿戴,整天穿得都是破衣爛衫。而且雖然滿腹才華,言談舉止卻總有點輕浮。
而蘇萌卻是個極好虛榮的人,看到他這樣邋里邋遢,吊兒郎當的樣子,就不是很高興。再加上她的舍友們,也笑話春明雖然是燕京人兒,穿得還不是她們外省人體面。
因此蘇萌對他就有了意見,跟春明也提過幾次。但春明這麼穿習慣了,還真不好打扮,因此讓蘇萌對他意見越來越大,都不願意跟他在一起了。
二來,春明學得是考古學,而蘇萌學得是教育學。在當時,還不興古董熱,因此考古學並不受重視。
春明還經常陪老師,到野外進行文物普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比農民還接地氣。蘇萌自然也有意見。
因此一來二去的,兩人又鬧僵了。
得知此事,項南沒有再勸。
反正,這也是他們兩人的緣法,愛咋咋地,跟他沒太大關係。
……
八零年、八一年,一直到八二年,項南主要都是搞創作。
方面,《暗算》、《大宅門》、《闖關東》、《紅高粱》、《白鹿原》、《大宋提刑官》等優秀作品,一部接一部。
話劇方面,也有《天下第一樓》、《大紅燈籠高高掛》、《戲臺》等多部作品。
他如此高產,讓評論界都驚呼不已。
而且,項南的寫作題材也非常全面,從最開始的知青題材,到反特題材、歷史題材、探案題材、軍旅題材、傳記題材,幾乎是每一樣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因此評論界對他的評價越來越高,稱他是當代中國,最傑出的作家之一。
也因此,八一年,第一屆茅盾文學獎,項南所寫得的《高山下的花環》就名列其中,跟魏巍的《東方》,姚雪垠的《李自成》,古華的《芙蓉鎮》等齊名。
由他創作的《今夜有暴風雪》,也獲得了全國優秀中篇獎。可以說,在文壇上,項南已經是響噹噹的人物。
也因此,八二年,項南大學畢業時,無數家單位向他遞來了橄欖枝。名頭一個個都大得嚇人。最讓項南震驚的是,還有好幾家國字號的。
不過,項南經過考慮之後,最終還是決定留校。
一來,官場水太深,而且束縛也太多。對他來說,自由自在的生活更好一些。二來,留校當老師,工作輕鬆,地位清貴。進可以進入政壇,退可以辭職下海,選擇也更多一些。
就像《人民的名義》裡的高育良,由漢東大學政法系主任,到主政一方,也不過是一步之遙而已。
……
項南選擇留在北大任教,讓不少人都跌碎眼鏡。
因為照他的名氣,只要從政,起碼都是科長起步,兩年升副處,三年生正處。有生之年,升到高官,都是大有可能的事。
但是她卻選擇留校任教,真的很讓人想不通。
程保國、馮愛紅都勸他改主意。
“兒子,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你這工作選了,以後就改不了了。”程保國勸道,“當個教書匠,哪裡比得上當官舒服?”
“是啊,兒子,別錯打了主意。”馮愛紅也勸道,“當老師有什麼權力呀,不過就管幾十個孩子。還是當官好啊,起碼能主政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