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鴻也慢慢地被吸引到了其中,只不過,這個開場相當符合《鄉村教師》的名字——換句話說,就是其中並沒有讓人看到科幻的感覺。
這裡描述了一個黃土高原的中國景色,充滿了中國色彩和中國味道,人情關係、景觀,都是中國風格……但比較遺憾的是裡面並沒有出現科幻色彩。
“什麼情況?難道這還真是一篇描寫鄉村教師生活的科幻小說?”賀鴻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感覺,不過畢竟是李闊小說,他還是覺得挺有懸念往下看的——至少也要看到李闊具體描寫科幻的地方。
畢竟,哪怕李闊真的把硬科幻寫的一塌糊塗,但至少人家這麼說了,那科幻絕對是要帶到的吧?
不過,很快,賀鴻就看到了這篇小說裡的一轉!
“在距地球五萬光年的遠方,在銀河系的中心,一場延續了兩萬年的星際戰爭已接近尾聲。
那裡的太空中漸漸隱現出一個方形區域,彷彿燦爛的群星的背景被剪出一個方口……”
這是確確實實的畫風一變!
從剛剛那落後樸素的黃土高原,從靜謐的中國夏夜,瞬間就跳到了波瀾壯闊的宇宙戰爭中,從原始的村莊,瞬間跳到了充滿了黑硬科技的矽基生命……
這個跳躍讓賀鴻產生了強烈的衝擊感,不過也讓他更加好奇,他很好奇這個宇宙戰爭究竟要怎麼影響到中國那個落後閉塞的黃土高原小村莊。
情節依然在往下繼續。
當然,這篇小說雖然叫做《鄉村教師》,雖然讓之前的賀鴻也覺得是野路子文章,但越往下看他越覺得這篇小說很有硬科幻的風格。
裡面的矽基生命、碳基生命、質能場、躍遷、反物質雲、銀河系構造……這一個個概念都從字裡行間裡流露出來,放到賀鴻的眼前,讓他感覺到裡面所蘊藏的那些濃郁的硬科幻風格。
“有點意思!”
賀鴻出現了這種想法。
而再往下,強大的矽基生命和落後的黃土高原的交集正在不斷展開。
然後,慢慢的,兩個故事的線條總算是交匯在了一起,矽基生命最終還是和這些人聯絡上了……
再然後,就是特別驚心動魄的過程。
其實劉慈欣的文字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冷靜的,對於很多事情的描寫也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收斂感,但就算是這樣,賀鴻還是從中間感覺到了一種文明交匯還有地球文明命在旦夕那一瞬間的驚心動魄感覺,畢竟再往後一步,可能就是深淵。
而地球文明的命運,就這麼交給了幾個孩子,放在了他們的肩膀上。
和那些總是個人英雄主義氾濫,橫衝直撞,簡單粗暴的美國式大片比起來,《鄉村教師》裡面這種拯救世界的方式還真是特別有中國色彩。
而中間的一段描寫,幾乎讓賀鴻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他們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佈於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他們叫教師。’”
這一段話,再聯想到之前孩子們大聲念出牛頓第三定律時候的情景,老師、外星文明、一個個紮紮實實的科學概念都在賀鴻的腦袋中衝撞,這發達的矽基生命文明突然和中國最古老的“傳道授業解惑”結合在一起,整個世界一下子變得那麼感人。
等賀鴻看完小說,看到老師最後還是死去,眼睛早就不知不覺流出了眼淚,整個人躺在凳子上,心裡想:“李闊還真特麼的牛逼!”
這一篇小說,讓他感覺到了一種猛烈的衝擊感。
這種衝擊感來自多個方面。
那小小的村莊和浩渺宇宙,強大的矽基生命文明的對比,那個老師的一切,還有中國流傳下來的師道,以及中國教育的一些狀況全部融合在一起,卻又不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