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認真踏實的工作,逐步鑄成自己獨立的、優秀的人格。這樣的事例,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不勝列舉。只要翻開偉人們的傳記,隨處可見。 於完善人的內心。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歷盡艱辛,埋頭於自己的事業,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透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在成就偉大功績的同時,他們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值得玩味:
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上,有一個未開化部落的村莊,那裡的人們都認同“勞動是美德”這一觀點。在他們的生活中滲透著一種純樸的勞動觀:“認真勞動能塑造美麗心靈”,“美好的工作產生於美好的心靈”。
在這個村落裡,主要的勞動內容是燒荒農業,作物是甘薯。
在那裡,根本不存在“工作是苦役”這樣的觀念。村民們透過工作追求的目標是:“工作得到的美的成果”和“人格的陶冶”,就是要把工作做得完美,並由此磨鍊自己的人格。
村民們互相評論各自田地的整修情況、作物的長勢以及泥土的氣味,氣味好聞的被誇為“豐登”,氣味難聞的則被貶為“不毛”。
經過這樣一番評價,田地耕作得精細的人就會被稱為“人格高尚的人”,會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也就是說,這個村子裡的村民是透過勞動的成果——田地是否整齊,作物是否豐收,來判斷一個人的人格的。田頭工作出色、工作成果顯著的人,就被認為是優秀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
對他們來說,勞動是獲取生活食糧的手段,但同時又是磨鍊心志、修煉人格的手段。“出色的工作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這種簡樸卻切中肯綮的勞動觀在原始社會中普遍存在。
而在給人類帶來近代文明的西方社會里,從基督教思想起源,“勞動乃是苦役”這個觀點相當普及。這一點在《聖經》一開頭的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中就表達得十分清楚。
他們是人類的祖先,因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實,被趕出伊甸樂園。原來在樂園裡他們不需要勞動,但遭放逐後,為了得到食物,他們不得不懷著痛苦的心情開始勞作。
在這個眾所周知的故事裡,人們是為了抵贖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勞動”這種懲罰。於是勞動在人們的意識裡成了一種負面的、否定的形象。
也就是說,對於歐美人而言,勞動本是一種充滿痛苦、讓人厭惡的行為,因而產生了近代的勞動觀:工作時間應該儘量縮短,工作報酬應該儘量增加。
然而在日本原本不存在這樣的勞動觀。不僅如此,過去的日本人,不管從事何種職業,總是從早到晚辛勤地勞動。他們認為勞動雖然艱辛,但卻能帶來喜悅感、自豪感,並能讓人明白生活的意義,勞動是高貴的行為。
有許多優秀的工匠,只要專心磨鍊技能,製造出賞心悅目的產品,他們就會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和充實;因為他們認為勞動是既能磨鍊技能又能磨鍊心志的修行,他們把勞動看做是自我實現、完善人格的“精進”的道場。可以說多數日本人都曾經抱有這種有深度的、正確的勞動觀和人生觀。
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逐步西方化,日本人的勞動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是本章開頭所提到的,勞動是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勞動是“必要之惡”。因而許多日本人把勞動看做一項單純的苦差事,甚至厭惡勞動,厭惡工作。
“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
話雖這麼說,但我原本也不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而且我曾經認為,在勞動中要遭受苦難的考驗簡直是不能接受的事。
孩童時代,父母常用鹿兒島方言教導我:“年輕時的苦難,出錢也該買。 ”
我總是反駁說:“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