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之二,“不生不滅”是佛教和道教對其尊崇的“大神明”的一種說法,道教認為其崇拜的“大神明”在天地開闢之前或天地開闢之時就已經存在,並於天地同壽,以一種“不生不滅”、無生無滅的狀態以一縷或一團“清氣”或“混元氣”而存在著(不過這種“不生”的說法也經不起推敲,畢竟在天地開闢之前或天地開闢之時的時間上也是可以找到其“生”始的,只是年代久遠得不可想象而已),並且有“聚則成神,散則成氣,大如天盤,小如芥子”的廣大神通。所以也不必要使用人體這種帶有“垢姿”的“靈魂”載體(在和佛教比拼時,道教尊崇的這種渾然天成的“清氣”或“混元氣”類的大神明,說法上自然要比經過“三三行滿”、“轉世成神”的過程才能成就的佛陀、菩薩要歷史淵源要久遠許多。也迎合了人們對於大自然的崇拜心理),就能運用各種神通,以一種“不生不滅”的方式“遍歷三界”(道教也有“三界”和“三三行”之說,和佛教的差別在於,人經過修行成仙,有了“白日飛昇”等超自然的神通,就能“遍歷三界”,與佛教的“三三行”相比,缺乏痛苦程度)。而佛教的“不生不滅”有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三三行”之後,才能“不生不滅”。也就是說要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讓不滅的“靈魂”進入“天界”(西天極樂世界),就必須得透過使用人體這種帶有“垢姿”的“靈魂”載體修行;經過“三三行滿”,讓人體這種“靈魂”載體經過有“生”有“滅”的經歷,“涅槃”之後“靈魂”成就為神明,進入“天界”後(西天極樂世界)才能“不生不滅”。而“三三行”、有“生”有“滅”則是“不生不滅”的必備前提。也是佛教中所強調的一個重要理念。《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三中就強調這個有“生”有“滅”,“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滅最為樂”。佛教的“不生不滅”除了寓意著“靈魂”成就為神明後“長生不死”,之外,還寓意著這種“長生不死”的“靈魂”不再進入“人界”和“地界”輪迴。如果再進入“人界”、“地界”那就是屬於顯示“神通”的概念;如果轉世投胎再進入“人界”,則屬於“應劫”或“轉世應劫”、“轉世應化”的範疇了。《西遊記》作者以“不生不滅三三行”的說法來描述須菩提祖師,這就與釋迦牟尼佛祖有了第二個實質性區別。釋迦牟尼佛儘管“神通廣大”,儘管“佛法無邊”,儘管其成為佛陀後也可以有“不生不滅三三行”的法力,但其畢竟是使用過人體這種帶有“垢姿”的“靈魂”載體;畢竟有過“三三行滿”這種有“生”有“滅”經歷的。儘管在佛教理論家和信徒們的粉飾下,也有釋迦牟尼佛為自天地開闢就與之俱來的大神明的說法。但是這是種屬於靈魂體系範疇的說法,並不能抹去釋迦牟尼佛祖有過一次“三三行滿”這種有“生”有“滅”的經歷。而依《西遊記》作者以“三三行”在“不生不滅”之後的排序來看,其使用的道教對其大神明的說法來形容須菩提祖師是無疑的。這也說明須菩提祖師的淵源是很久遠的,最不濟也在天地開闢之時。不屬於“三三行”之後的“不生不滅”,也不存在有“生”有“滅”的經歷。而且自從其有了“不生不滅”的來歷之時,就能運用神通“遍歷三界”。以釋迦牟尼佛與《西遊記》書中須菩提祖師有“沒垢姿”、“不生不滅”這兩個實質性的區別來看,須菩提祖師為佛祖如來化身之說,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而在佛教的神明當中,不僅是釋迦牟尼佛與《西遊記》書中須菩提祖師有“沒垢姿”、“不生不滅”這兩個實質性的區別,事實上佛門中所有“佛陀”、“菩薩”品階的神明都與“須菩提祖師”有著這兩個實質性的區別。依此來看,“須菩提祖師”也很難忝列“佛陀”、“菩薩”品階的神明。
究竟“須菩提祖師”該是什麼樣的神明,接下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