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如果有機會,甚至連伊拉克總統、總理,趙澤君都能拿下。
沒這點本事,怎麼值得他賣命追隨?
他想的,反而是眼前這個曼努爾。或者說,以曼努爾為代表的一批人。
伊拉克雖然是現代化國家,但是由於多年戰亂、宗教習俗傳統、座山吃石油等等因素,真正接受過高等教育,思想開放,在全世界眼光中的‘文明開化人’並不算很多。
其中,像阿巴迪那樣,留學英國,博士學位,身居高位,放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精英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大部分是像曼努爾這樣,受過一定的教育,和世界有一定的接觸的人,這些人分佈在軍隊中層幹部、政府中低層公務員、部族的重要成員、城市中比較受尊敬的有產者等等,可以說,這批人,是伊拉克走在時代最前沿,最早睜開眼看世界的一群人,是整個伊拉克戰後復甦的中堅力量,也是未來澤字系投資,需要打交道最頻繁的一個群體。
這個群體的特徵,在曼努爾身上體現的非常鮮明。一方面,他們受過教育,接受了現代化的教育,無論是思想還是能力,都比普通老百姓更加先進、開化,由於受過教育,雖然有宗教信仰,但並不狂熱,有自己的世界觀和分析判斷能力,狂熱的宗教信念對他們的影響有限;同時,也懷有一定‘憂國憂民’的情懷,這個曼努爾動不動就把復興祖國掛在嘴上,能看得出來,並非完全虛情假意;
而另外一方面,這些人又不是像阿巴迪那樣高高在上,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上層建築。他們和所有普通人一樣,有著自己的小算盤,想過更好的日子,賺更多的錢。
如何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怎麼樣去利用這個階層的特點,是未來澤字系在伊拉克能否吃得開的關鍵之一。作為負責人,歐陽靖自然要多想一想這方面的問題。
……
前面一輛車上,一路上,阿巴迪向趙澤君介紹了一番未來廠區所在地:巴士拉。
嚴格來說,是巴士拉的郊區。
巴士拉為伊拉克巴士拉省省會,南方重鎮,伊拉克第二大城市,盛產石油、椰棗,南距波斯灣55公里,是連線波斯灣和內河水系的唯一樞紐,曾被稱為“東方的威尼斯”。
戰前,巴士拉的繁華程度甚至要超過首都巴格達,全省人口有百分之七十,都居住在巴士拉城中。
聽對方介紹,趙澤君才意識到,孫華給廠區找個一個絕佳的地址。
第一,巴士拉城擁有伊拉克最大的鋼鐵冶煉廠,全國70%以上的鋼鐵,都產自此地。所以生產建設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鋼鐵,可以就近取材;
第二,巴士拉擁有伊拉克唯一,也是最大的一個出海港,便於原材料運輸。原材料從港口上岸,直接運送到廠區;
第三,巴士拉擁有伊拉克最大的油礦。不言而喻,這裡也是任何一屆政府的重點保護地區,連恐怖分子都不會輕易的進行大規模破壞,畢竟恐怖分子也是需要經費的;
第四,由於是港口城市,巴士拉民風相對開放,各種思想、宗教、主義在這裡雖然並存,但並不像內地尤其是北部地帶衝突的那麼嚴重,資本主義思想在這裡根深蒂固,貿易重於一切。
順便說一句,著名的通話故事中,辛巴達航海就是從巴士拉出發。
“很可惜,在戰後,巴士拉幾乎成了一座廢墟,人口銳減,工業遭到了重創。”阿巴迪深深的嘆了口氣,說:“百廢待興,用在巴士拉這裡再正確不過了。”
這事阿巴迪不能說的太深。
巴士拉作為南方城市,國內教派之爭波及很少,即便是薩達姆執政時期,巴士拉的氣氛也是以寬鬆為主:為了賺錢嘛,整天槍林彈雨,搞政治屠殺,還不把商人都嚇跑了?
怎麼就遭到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