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怨言,仍堅持揮舞著手中的掃雪工具。

面對鏡頭,王亮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對不起,這一次軍人必須優先。”

不需介紹,大家都能夠看明白,這些軍人在幹什麼。

評論區自然是一片沸騰。

“曾經,西沙海戰時,炸斷手臂扔衝鋒的是他們!在九八抗洪時,爭先恐後地跳到洪水之中去封堵的也是他們,在抗震救災的時候,寫好遺書後跳傘的還是他們。今天,為了對抗暴雪,為了天亮之後的交通,徹夜奮戰的還是他們。中**人,有你們,我們心很暖!向你們致敬!”

“沒有什麼大雪無痕,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正是因為有這些子弟兵,我們無所畏懼!你們辛苦了!”

“他們都是孩子啊,他們為了誰,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當年九八抗洪的孩子們的身影,熟悉而又親切。由衷地謝謝你們!來自一個經歷過洪水的九江人”

“我不知道你們是誰,但我卻知道你們是為了誰,感謝!”

“老首長,趕緊的,報上座標,還有這些部隊的番號都是啥啊。在人民群眾危難時刻他們優先了,我們總得記住恩人是誰吧。”

“今天晚上心潮澎湃,看起來又是一個不眠之夜了。”

“說什麼我也要去當兵!”

“。。。。。。”

這個點雖然看直播的人不是很多,但沒有一個人是沉默的。

如果這樣的畫面都暖不到,那真的不能算人了。

號令即出,動若風發。

人民有難,連夜出擊。

這便是部隊。

南市已經普及了共享汽車,和孫為民來到自助租賃站點,開啟app,掃碼租用上一輛新能源汽車。

該四下轉轉的。

在這個暴雪的夜晚,王亮知道自己能夠看到九八抗洪精神,見到李向群,見到董將軍。

因為路面全是積雪,負責駕駛的孫為民放慢了車速,王亮拿著手機,記錄著官兵們除雪的畫面。

併為網友們做著相關的介紹。

行至長江第二大橋,行至長江第四大橋,行至南市收費站,行至南市卡子門。。。。。。

王亮道:“這裡是被譽為中華第一斜拉橋的長江第二大橋路段,負責該路段的是第71集團軍臨汾旅。”

“這是一支光榮的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部隊在晉省臨汾的攻堅戰作戰中,利用坑道爆破的方法,率先攻破敵人稱為銅牆鐵壁的臨汾城,創造了我軍城市攻堅作戰的典型戰例。”

“建國後,臨汾旅在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戰爭、六十年代國防建設和九十年代抗洪搶險等戰鬥中屢立戰功,為共和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王亮知道,大家需要這種自豪感,謂之精神食糧。

。。。。。。

“面前的是中國跨徑最大雙塔三跨懸索橋的長江第四大橋路段,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負責清掃這裡的積雪。”

對於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王亮沒有做太多的介紹。

這個旅,有全軍唯一一個兩次被授予榮譽稱號的連隊硬骨頭六連。

正是當年黃紅林參軍所分配到的連隊。

軍隊改革讓她從第1集團軍到了第72集團軍。

英雄六連自建連有整整七十六年的歷史,先後參加大小戰鬥一百六十一次,從未吃過敗仗。

在一九六四年、一九八五年分別被國防部和中央軍委授予“硬骨頭六連”、“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對印、對越,從來就沒有慫過。

硬骨頭六連,正是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的一個縮影。

“南市收費站,第72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