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道。

1949年10月1日,這是一個舉世矚目的日子。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暨閱兵儀式給予強烈關注的不僅僅是中國人民,還有外國人。

它們迫切地想要了解新中國,瞭解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即將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權。

這個國家是夠足夠強硬?

她會不會像以往政權那樣在幾年甚至短短几天的時間內倒臺?

它們的國家能否在這裡攫取到利益?

這些是很多外國人關注的問題。

1949年的秋天,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不平凡的季節,人們感受不到秋風的涼爽,心中洋溢著無盡的溫暖。

好似春天,出暖花開。

好似夏天,驕陽似火。

驅逐了黑暗,黎明,悄然到來。

開國大典定於下午三點開始,而上萬的工作人員從凌晨就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

之所以把開國大典的時間定在下午,目的是為了防備常凱申孤注一擲派空軍空襲北平。

雖然此時此刻的常凱申還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幾員哼哈大將都已經被保衛部門給破獲,但改風險還是要充分考慮到的。

畢竟國*軍擁有強大戰鬥力的空軍,而解放軍這邊總的算下來也就不過十七架飛機。

且沒有防空雷達,地面的防空炮火也不一定能夠起得到作用。

所以國民黨的空軍一旦前來偷襲,基本上沒有什麼招架之力,會造成一個不可挽回的後果。

評論區,網友問道:“三點?為啥是三點呢?難道把時間定在三點老常的人就不會來了?”

王亮做出了科學的解答:“下午三點,那一個經過嚴密計算而得出的時間。”

“當時國民黨用於轟炸的飛機是美製b…24轟炸機,時速可達四百八十八公里,最大航程三千三百八十公里。”

“從浙江的舟山群島起飛,和北平之間的行距是一千二百三十公里。如果上午起飛,三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抵達北平,執行完轟炸任務便可安全返航。”

“但如果是在下午行動,執行完轟炸任務的飛機是沒有辦法安全返航的,因為b…24的夜航能力差得要死。”

這就是那厚重且不為人知的歷史,現在回首看去,別有一番滋味。

事實上常凱申最後沒有下轟炸北平的這道命令。

或許是不想看到**城樓被炮火湮滅吧。

或許是不想看到那些年輕的飛行員犧牲掉。

畢竟都是我們都是中國人,血管裡流著的是華夏子孫的血。

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和城樓下人民群眾的歡呼聲,主席向全中國、全世界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

伴隨著主席按下電動按鈕,在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鮮豔的五星紅旗在萬眾翹首仰望的莊嚴目光中冉冉升起。

三十萬人一齊肅立,抬頭瞻仰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人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王亮又想起了當年的一件趣事,道:“或許有很多人不知道,當年的這根國旗杆也是有很大的來頭的,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它是由自來水管做的。”

“當時的新中國可謂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不得不用自來水管來製作國旗旗杆。選用了四根直徑不同的自來水管,一節一節地套了起來,最後焊接成長度為二十二點五米的旗杆,前後共用了十天的時間。”

“為了確保自動升降的成功,工作人員們付出了相當大的艱辛的,反反覆覆的實驗,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算成功。”

“現如今,中國已經是工業強國了,那樣尷尬的境遇不會再有了。當年的那根旗杆,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