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同意?”
二嬸瞪大眼睛:“他敢不同意,叔公打死他。”
其實她哪裡曉得,這個回答對趙小姐來說未必滿意,因為怕被打死所以才勉強同意,並不如趙小姐的心願。
趙小姐又顯得鬱鬱不樂,二嬸繼續說,說到娶妻還是納妾時,學著徐謙的口吻道:“自然是娶妻,哪有做妾的道理,倭寇都殺得,娶妻就娶不得嗎?準備六禮,要風風光光的應盡徐家的大門來!”
趙小姐愕然一下,俏臉上飛上霞雲,道:“這也是他親口說的?”
二嬸道:“當然是他說的,難道我還會編撰不成,我又不是王夫子那樣每天就曉得耍嘴皮子的書呆子,要編也編不出來。孩子他爹那邊,已經連夜去江寧,要去請你爹和族中兄弟來呢,徐家娶妻,肯定是要大辦特辦,到時候,要全杭州都曉得,風風光光,過了咱們徐家的門,至於京師裡的那個桂什麼的小姐,你也不必怕,她的婆家厲害,可是咱們徐家都是給你撐腰的,將來她若是敢欺你,老叔公和我們,定然給你討公道。”
…………………………………………………………………………………………………………
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四章:主政一方
次日清早,徐謙便坐著轎子前往餘姚了,現在各路官軍陸續進城,也有不少官員紛紛回到杭州,更有不少人紛紛給徐謙遞上名刺,要來拜訪。
只是這些要拜訪的人,統統都給擋了駕,倒不是因為徐謙不願和他們交涉,只是到了杭州,不先去拜謁恩師,反而先去見來客,畢竟不好。
對於徐謙的舉動,大家倒也沒什麼說的,紛紛頜首點頭,覺得徐學士果然知書達理。
這便是所謂的現實,假若是以前的徐謙在未出名前這樣幹,保準有人要罵他給臉不要臉,可現如今,這樣的舉動非但沒有惹來爭議,反而都說徐謙尊師重道,同樣的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待遇也有千差萬別。
餘姚距離杭州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足足用了一上午,才抵達了餘姚縣,而此時,早就收到訊息的謝家人早就守候多時了,還未入縣城,本地知縣便與謝家幾個子弟在這裡等候,徐謙下轎,和他們寒暄幾句,便步行隨縣令人等一道到了謝家,謝家中門開啟,自然是隆重歡迎這位徐學士,謝遷這一輩子並沒有收徒,門生故吏是有,可是關門的弟子也只此徐謙一個,偏偏徐謙也爭氣,一路過關斬將,考了個狀元,此後又平步青雲,年輕輕就已貴為學士,其實這倒也罷了,謝家畢竟不是尋常人家,什麼樣的官沒有見過,前途是一回事,最重要的還是這名聲。
偏偏徐謙現如今已經名滿江南,尤其是近些時日。帶兵南下平倭,數萬大軍俱都踟躕不前。而徐謙帶著千餘皇家校尉,七戰七捷。直搗黃龍,又回身光復杭州,活人無數,動盪的江南到他到來,立即還了個清平世界,如此功績,已有各地士紳倡議在本地建設生祠,江南計程車紳百姓,如今一面倒的將徐謙視為聖賢。再加上王學本就對視徐謙為先進的緣故,此時的江南,再無一人可和徐謙相比了。
便是謝遷他老人家,名望也比徐謙要差上一籌。
得了如此一個門生子弟,謝家本來還頗有些微詞,如今卻都將他視為貴賓,態度自然不一樣。
徐謙過了中門,謝遷的次子謝歡便含笑迎面而來,道:“可是學弟嗎?”
徐謙作揖回禮:“正是。”
謝歡不比謝正。只中了個舉人,也懶得出去為官,索性在家中打理,便笑吟吟的道:“家嚴已在堂中久候。專侯你去。”
徐謙踏步向前,一面和謝歡寒暄,謝歡突然道:“學弟。聽說如意坊打算在上海縣和華亭縣設織造局?”
徐謙道:“是,如意坊那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