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的電視臺喜歡在運營各檔節目之餘,自己研究拍拍小片子,這已是個公開的秘密。
例如:檔案大揭秘、超常人類研究、謠言粉碎機、被忽視的事實等等......一類能瞬間抓住多數觀眾眼球的節目。
投入不高、收益滿滿,怎能讓大小電視臺不愛?
蘭逸飛,就曾經在幾次日常訓練時,被某電視臺的攝製組與節目組找上門來。不要想多了,對方當時的企劃不是超常人類研究——而是名為“體育賽事現場0距離”的節目。
網球這項運動受到場館大小限制,有能力經常現場觀看比賽的觀眾並不多。而在這個立志全面科普各大運動的節目組看來,很多人對男子網壇的擊球時速有所“誤解”。
“蘭逸飛先生,您要做的就是全力對著這個目標擊球,其他的不需要操心。”
節目組裡有人指著蘭逸飛對面,後者認真地問道:“那個攝像機?”
“對,不用顧慮任何事情——當然,能避開鏡頭最好......”
於是經過數次調整,蘭逸飛砸了一記時速200kmh的發球,一個120kmh左右的正拍,以及好幾個正常時速的底線擊球。
光說速度自然不大直觀,但是這種球速被直接表現到鏡頭裡就不一樣了。
被邀請到的路人、業餘球友、青少年球員、退役選手紛紛上場,沒有一個人能接到、接好來自蘭逸飛的擊球。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別說想得分了,在這種球速下,平常人想及時腳步移動到位、揮拍、擊球,那都是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
然後,節目組還煞有介事的科普道:“在沒有防備的狀態下被網球選手的發球砸中,其威力不亞於高速飛行的石塊。輕則受傷,重則斃命。”
甚至舉了個真實案例出來:“上世紀,某老年司線不幸被一名男選手的一發砸中,最終昏迷送醫後,不治身亡。”
得,看吧,網球場殺人案都被搞出來了。殺人網球,best網球。
蘭逸飛在這種關鍵時刻回想起這樣一段記憶,自然不是無的放矢。他相當篤定,當初的節目組為了達到更好的科普效果,還請了一些網球器材專家。
其中有一位專家就表示,現代網球透過器材深挖運動員潛力,已經有能力使運動員在賽場上“事半功倍”、贏取勝利。
這同樣是經常被人忽略或者刻意無視的細節。並非只有肌肉的增長才是對運動員而言最實在的進步,能否讀懂手裡的高科技球拍、掌握、運用它,一樣是關鍵。
“只是,把球拍當做自己手臂的延伸,想要做到這一點,卻遠比所有人想的都要難。”
......
“但是我有神奇的【全知全能】狀態啊!”
蘭逸飛眼眸瞬間明亮。
“而且恰好攜帶了應急用的大拍面球拍!”
世界第三的眼睛看向球拍側兜。那裡擺放著他之前特別訂購的新款球拍,或者說,概念款球拍。
此前尚未有頂尖高手實際運用大拍面球拍,器械廠商也表示,我們100%尊重客戶意見,做出了成品,但同時無法給出任何保證。
你成績下降了,別來找我們,沒用,知道不?
蘭逸飛自信一笑:怎奈我恰恰可以超前幾年,當一名未來戰士!
“系統,透過現有科技樹,完整分析我手中的球拍,傾盡一切給出詳細引數——我要立刻用它打比賽!”
“叮!宿主要求已收到,尚在合理範圍內。”
“球拍淨重、磅數、拍面大小、合力範圍......甜區分佈資訊已測試歸納完畢。”
“綜合比對其他款式球拍中,請稍後......”
“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