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貴”的主題。故事內容豐富,較好地反映了社會風貌。

在這800字的短小篇幅裡,作者緊扣“心靈的選擇”編了三個回合的故事。第一回合:“我”的選擇。正當夜已深,“我”正為母親治病籌錢而奔走,心靈如焚之際,遇到了迷路小孩求助。而求助之人,正是因“小小的一筆醫藥費而拒不為我媽治病”的王醫生之子。助還是不助?心靈面臨著選擇。經過內心深處的一番矛盾衝突之後,“我”選擇了助。第二回合:“我”內心的較量。究竟如何評價社會人心?當下是助人者多還是少?“我”能為母親籌到治病的錢還是不能?經過內心的較量,“我”選擇了“堅信:人與人之間一定有人情的氣息”。而“我”母親的病也確實得到了治療。第三回合:王醫生的選擇。王醫生原來選“金錢”而舍“醫德”,後來受教育,自動舍“金錢”而“治病救人”。王醫生選擇的變化,深化了主題。故事的三個回合,都落筆在“心靈的選擇”上展開,不枝不蔓,中心突出,詳略得當,結構嚴謹。

更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故事設定在月光下展開。開頭寫月景,為“心急如焚”作反襯。中間寫月景,為“我堅信人間真情在”的美好心靈作映襯。卒章寫月景,為深化主題,為抒發情懷大放異彩。回頭再三味文章的標題,不更令人覺得意境深遠嗎?(陳妙雲評)

第二十一節 聰明的規則

聰明的規則有兩個關於規則的故事。

其一,不斷更換的“警示牌”

某小區綠地,工作人員為了保護草坪,立了一塊警示牌,上書:“禁止踐踏草坪!”語言簡潔明瞭,無人不懂,無人不曉,可惜,無效。於是改用婉轉語,寫道:“小草依依,踐踏何忍”,雖看似觸動人心,但沒過多久,依然失效。最後,工作人員不得已而採用“欺騙之術”,警告:“草坪下有電線!”什麼,有電線!可不敢再踩了——可惜,後因一頑童誤入草坪安然無恙而再次失效。

君子曰:制度規則,難矣!

其二,如何分粥

某甲乙丙丁戊,個個貪心吝嗇。生怕別人多佔一分自己損失一毫。五人要平分一鍋粥,該怎麼分才最公平呢?如此五種方案,任君選一,方案一:從五人中選一名大家認為最公道的人主持分粥;方案二:從別處找個人來分粥;方案三:每人輪一次,最後商議而定;方案四:選一個人分粥,另一人監督;方案五:選一人分粥,但分粥的人要最後拿粥。君子曰:方案五,甚妙!

如此關於規則的故事在生活中可謂數不勝數。社會需要秩序和協作,而秩序需要規則維護,協作亦需規則的保障,勸說教育人們遵守規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讓人們“不得不”自覺遵守,這樣既可以維護秩序,又可以提高效率——譬如分粥方案五,難道不是讓人拍案叫絕的經典規則嗎?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闡述了權力之間相互制約平衡的道理。推廣到規則制度,是否可以理解為規則制定者與被制約者之間的平衡制約呢?

任何一種精彩的規則,無不體現“公平地制約”。違反規則者能夠受到相應的制裁——此為公平;掌握權力者無法公為私用——此亦為公平,只有這樣的規則才真正擔負起賦予它的使命。

君子曰:規則社會,多一些聰明的規則。

第二十二節 “回聲”的啟示(一)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這就是回聲的獨白,回聲的啟示,回聲的內涵。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心靈去對待另一顆心靈,都應該用一雙熱情的瞳孔去面對另一雙瞳孔,因為人字的結構是互相支撐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只有捧著自己的一顆心,真心地對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