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部分

隨著媒體的態度轉變,無知的民眾很快就被政府和媒體聯合忽悠過去,不再關注遠東的那場戰爭。在媒體的刻意誘導下,注意力開始轉向歐洲的普魯士,指責普魯士軍力的增長危害歐洲大陸各國的安全。

當然,普魯士不會坐以待斃,繼續跟英法兩國打口水戰和輿論戰,讓全世界的人都以為普魯士準備和英法開戰。

然而,暗地裡,普魯士卻跟英法兩國秘密苟合,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分別向英國保證不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得到英國政府的理解。向法國表示若法國保持中立,允許普魯士攻佔馬格德堡,便將內爾特林根一片土地送給法國,成功欺騙了拿破崙三世。

結果當普魯士大軍進攻馬格德堡時,拿破崙三世果然沒有出兵干預,於是西普魯士、南普魯士、西里西亞、奧地利等公國紛紛對法國失望。

當然。這也不能怪拿破崙三世,他很想幹預,但手中兵力不夠。

這是因為,別看法國是歐洲大陸的霸主,但卻實行的是常備兵制度。這種兵役制度的好處是部隊久經戰陣,各級指揮員經驗豐富,打遍了歐、亞、非和美洲。但法軍體制平時不設軍、師兩級編制(近衛軍除外),臨戰時方倉卒編組,故不能保障部隊應有的協調,這是法**事首腦機關一個重大失誤。

1865年時。法軍常備兵為57萬人,其中34萬人是一線作戰部隊,可以說是打遍全世界的精銳部隊。偏偏法國被英國忽悠了,將十五萬法軍精銳部隊調往亞洲,其中五萬精銳在柬埔寨,另外十萬精銳跟李衛國的南洋軍在淞滬決戰,結果全軍覆沒,四萬人餘人被俘。

這樣一來,法國本土的一線作戰部隊僅剩下十九萬人。還不得不分部在偌大的法國各地進行防禦。

反過來,普魯士實行的是普遍徵兵制度,處心積慮的準備戰爭,北德意志聯邦軍和南部諸州聯邦軍可隨時動員108萬軍隊。其中一線戰兵69萬,對法軍形成壓倒性優勢。

這種局面最終迫使法皇拿破崙三世不敢輕易跟普魯士開戰,所以才會輕易的相信俾斯麥的話。

原本歷史上的普魯士會在1866年發動普奧戰爭,卻因為最大的障礙法軍在遠東戰場失利。損失慘重,本土只有二十幾萬軍隊無法出兵干預的情況下,令俾斯麥更加大膽起來。他抓住戰機,令普魯士軍隊提前發動了對奧地利的戰爭。

原本歷史上應該是經典的七週戰爭,結果因為普魯士軍隊裝備了更加先進的毛瑟步槍(衛國式改),輕鬆橫掃了還使用前裝火槍的奧地利軍隊,就像當年李衛國的滬軍用衛國式步槍橫掃二十萬英法聯軍一樣,普魯士軍隊只用了七天時間就將四十萬奧地利軍隊打垮,迫使奧地利承認戰敗。

七週戰爭變成了七日戰爭,表明李衛國帶來的蝴蝶效應不僅大幅度改寫亞洲歷史程序了,也改寫了美洲歷史程序,如今也直接影響了歐洲的歷史程序。

這個世界因為李衛國的出現,終於全面產生蝴蝶效應了。

首當其衝的便是普法戰爭提前五年爆發了,拿破崙三世向俾斯麥索要內爾特林根,結果俾斯麥不承認了,拿破崙三世知道上當了,頓時大怒,向普魯士宣戰。

然而歷史在這一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為法軍本土只剩下二十幾萬戰兵,分別防守法國各地,遠東的九萬法軍精銳還沒有撤回來,因此拿破崙三世沒敢主動進攻普魯士。

這樣一來,歷史上的拿破崙三世囂張的帶著十萬法軍前往色當的情況沒有出現,沒有了著名的色當之戰,也就沒有了拿破崙三世和十萬法軍被俘的情況出現了。

拿破崙三世對普魯士宣戰,最終沒有主動出兵,而是採取防禦態勢。俾斯麥也很謹慎,知道法國人多地廣,陸軍更是歐洲最強的軍隊,因此也沒敢輕易進攻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