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前面蒲團跪滿了那些虔誠的百姓,邊上也是擠滿了那些合手拜著的善男善女,邊上香火濃濃,那功德箱不時有人丟進銅錢。

幾人轉了幾圈,便是擠著出的門去,其實此不過是個普通的觀宇,被人神化了便是有了仙氣。

皇甫天雄暗想,此觀難道沒有個管事的。

正想著,只聽的有人說道:“不知知縣老爺來到,貧道恕罪!”

幾人看起,只見來人身材魁梧,年紀約五十出外,簪冠著袍,白鬚氣爽。身邊跟著兩個道童,黑髮披肩,頭戴著小冠,且是生的唇紅齒白。

王知縣忙是向那道士介紹起方秋獲幾人。

那道士聽是官家大老爺,單手放胸前,彎身道:“原是幾位路上的大老爺,貧道道元實在失禮!”

皇甫天雄細細看那道元,雖是謙卑,卻顯得精明,也是有著社會閱歷之人。

方秋獲道:“你便是此觀的知觀?”

道元點頭稱是。皇甫天雄馬上想起昨日街上相遇的蒙面人,看身影與那人不像,他似乎比昨日之人要高出許多,再想來不會是他親自出手,還有其他手下。

方秋獲看了看他問道:“此觀乃是你修建?”

“回稟老爺,非道元修建,乃城中百姓籌錢修建,只是委託我做知觀!”

方秋獲點了點頭,又是問道:“觀中有幾人?”

“就我和兩名弟子!”

幾人在道元帶領下,到了觀宇的後院,想不到此處還建了間房。

白牆黑瓦,清雅蔭涼,因昨夜大風大雨,地上鋪滿斷枝殘葉。

幾人進了裡間,木床靠牆,一個衣櫃,一張茶几,倒也是簡樸,地上鋪著青石,也是平滑。

道元招呼著幾人分主賓而坐,小道士端來了茶水。

皇甫天雄打量著四周,卻是未見房內有異常。那道元不時定睛細看幾人。

方秋獲上前問道:“此觀建於何時?何人出資為甚?”

道元恭敬回答著:“此觀建於明道二年,時間不長。因山中有一虎仙,能呼風喚雨,喚得山中小物,讓獵戶獵物充足,給城中百姓帶來福澤。後有一何姓商戶在籌集了城中百姓錢財之上,再是出資了幾百兩銀子而建起。

百姓見觀中無人看管,便是讓我來打理。”

接著方秋獲又是問起他在何方人士,何處出的家?

那道元也是一一作答。

皇甫天雄特意暗暗地留意道元與李捕快只見的神色,且是未見他們有何異常變化。坐了會兒,幾人便是出了道觀。

回到驛站,王知縣與李捕快沒有急著回縣衙。

方秋獲先是將皇甫天雄昨日在城中跟蹤到了蒙面人之事說了番。

王知縣與李捕快頓時吃驚起。

“竟有這樣的事,那大人為何不通知下官,也好派衙役協助戴巡捕!”

方秋獲哼道:“‘虎仙’顯靈,自有城中小兒丟失。作為這裡的父母官,理應警惕起,做好防備!切不可掉以輕心。”

王知縣頓時一陣臉紅,尷尬地愣在那裡。片刻彎身忙稱是,自責自己未盡職,對此疏忽了。

方秋獲揮了揮手,“現下當務之急是乃查實此‘虎仙’來歷,還有著‘虎仙’觀宇其中之秘密。”

“王大人,那道元提到那觀宇乃一何姓商人所出資籌建,不知這何姓商人是哪位,做的是何生意?”皇甫天雄問道。

王知縣一下窘迫,看了下方秋獲,支吾著:“此觀宇——乃在我來之前——就是有了,故對此——不是——熟悉!”

邊上的李捕快則在王知縣耳邊輕語。

“那何姓商人乃是本縣做茶葉生意的,乃於前年舉家遷往鎮江去了!”

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