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一章 護法星魂 攻打魏國!

國為之膽寒。

在兩百多年前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三家分晉。之後魏與趙、韓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為諸侯。

自此,魏國正式誕生,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後來魏惠王還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身份地位再次升了一級。不過也正是從相王之後,魏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東敗於齊,後來又西喪於秦地七百餘里土地,之後又被楚國羞辱,迅速的衰落。

說實話,魏國的先天條件與資源環境都不差,而且也不缺少才能出眾之輩。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人才誕生的搖籃。

比如吳起、公孫衍、尉繚、商鞅、張儀、范雎、孫臏、魏章等大佬原本都是從魏國走出去的。

按理說能夠如此多的大才相助是一件無比幸運的事情,但魏國當權者的眼力勁太差,一次次的將這些賢才拱手相送,硬生生給逼到了其他國家。

可以說是實打實的“送人小能手”,也因此魏國才會不斷的衰弱,不復強國之列。

這次之所以決定先攻魏國,一來是因為秦魏相連,軍隊作戰不用長途奔襲,大大減少了後勤與行軍的壓力。

其二便是魏國比起周邊的齊、楚、趙幾國都要弱。可以說其餘五個國家之中,除了一個龜縮在犄角旮旯的燕國外,就數它最好欺負。

再加上之前合縱之戰中元氣大傷,至於四公子之一的魏無忌也在數年之前去世,如今的魏國正處於低谷時期,時機剛剛好。

最重要的一點,當初秦國衰弱之際可是差點被魏給滅了,現在當然要有以血還血。要知道老秦人可是很記仇的啊!

這種情況下,不打它打誰?

而且只要吞了魏國,三晉之地便只剩下一個趙國,到時候再收拾剩下的幾個也就輕鬆多了。無論是自利益而言,而是戰略角度上都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作為大秦東出的第一場滅國之戰,一定不能拖泥帶水,必須打出聲勢與威望才行。

即便是在絕對優勢之下,依舊不能掉以輕心,要先做足充分準備。待到有著十足把握之時施展雷霆攻勢,務必一擊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