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自己到來,帶著他們打勝了兩場大戰,恐怕不知有多少人一輩子得不到升遷,甚至默默無聞地死去。
“鐵東,襄陽城的軍士,都像你這麼厲害嗎?”
鐵東咧開嘴笑道:“襄陽城有數萬精兵,單打獨鬥比我厲害的,一二百總是有的。牛二我就打不過他。”
“不過……”鐵東看了一眼斷臂,“刀法再厲害,上了戰場用處也不大。”
“戰場之上,最厲害的還是郭將軍。”
“他佈置的軍陣佈局極其嚴密,一場大戰下來,能少死不少兄弟。”
在鐵東這些軍戶看來,打仗能夠少死人的將軍,就是好將軍。
至於家國情懷,會有一些,卻不如後世強烈。
張天微微點頭,他參與過兩場大戰,知道鐵東說的很真實。
每次軍隊對壘,要麼是面對成千上萬鐵騎的衝鋒,要麼就是組成軍陣。
盾牌、長矛、弓箭組合攻擊。
為了維持軍陣,軍士擠得嚴嚴實實的,根本不可能有高手騰挪跳躍的空間。
若真是在戰場上這樣跳來跳去,恐怕死得更快。
這讓張天想起了後世的傳武之爭。
很多崇拜傳統武學的人,將傳武捧得比天高,認為總有高人不出世。
而貶武一派,就一句話,你說傳武厲害,有本事上擂臺一比高下。
加上有許多小丑大師跳出來騙錢,用一些所謂的“氣功”、“接化發”來糊弄人,更是給傳武抹黑。
從實用角度來看,張天更偏向一句話——功夫是殺人技!
它不一定多能打,但是它能殺人!
就如抗日戰爭時的刺槍術,看似簡簡單單的一招突刺,卻厲害無比。
剛開始時,很多軍隊在白刃戰中,都拼不過身材更為矮小的倭人。
直到後來,不少將軍看到了這劣勢,讓戰士們苦練大刀和刺槍,才在白刃戰中慢慢扳平局面。
就這一招刺槍術,說不上什麼高超武藝,也沒有多複雜。
但練得好了,就是能殺人,在戰場上就是生與死的區別。
很多傳統武藝,其實就是類似刺槍術這樣的招數,練的人也不會太多太複雜的招式,來來去去就這幾招。
土匪強盜來了,能殺人就行。
所以,鐵東說是莊稼把式,不是自謙,而是如實描述。
只不過,華夏曆史悠久,能人無數。
總有那麼幾個天才,從這些簡單的“莊稼把式”中提煉昇華,形成系統的武道。
這些系統的套路,練起來好看,練得好了,殺傷力也不低,所以名氣很大。
加上後世武俠小說、電影的渲染,才讓很多人對傳武有了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其實,對於傳武的描述,可能以要戚繼光將軍的話最為準確:
他在自己著的《紀效新書》裡,一邊記錄了同為大將的俞大猷的《劍經》,充分肯定對武藝的作用。
但一邊卻又說:
“比場中較藝,擒捕小賊,不同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只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一人回頭,大眾同疑;一人轉移寸步,大眾亦要奪心,焉能容得或進或退?”
說的就是個人能力與軍陣的區別。
鐵東是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百戰老兵,這些保命的認知,自然清清楚楚。
否則,就不會活到現在了。
因此,他向張天說自己在幾萬精兵裡,能夠排得上一二百名,雖然有些小驕傲,卻又不是很在乎。
反而敬佩郭將軍,深知一位將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