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噴氣式戰鬥機,速成上陣,實現了震驚世界的奇蹟,也使新中國“一夜之間成為世界空軍強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空軍整體的現代化水平是基本和世界先進水平持平的。我們只用了十幾年,就追上了西方空軍40年的發展水平,靠的就是這種敢於創新的精神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在核武器和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也是如此。
但不知何時,這一傳統被淹沒和覆蓋在響徹雲霄的政治口號中了。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盛行。思想的禁錮行動的雷區山重水複。
*同志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教條主義,它的生機就停止了。黨的十六大提出了理論創新的問題,2006年新一代黨的領導集體又提出建立自主型創新國家的問題。創新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主旋律。今天在世界新軍事革命和有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的大潮流中,是重新發現和恢復這一傳統的時候了。
(六)學習趙武靈王,膽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具有悠久軍事傳統的民族和國家。二戰中其獨創的大縱深作戰理論,曾經創造了蘇聯紅軍衛國戰爭的輝煌。但現在面對新的軍事形勢和特點,它就“殘忍無情”地棄之如敝屣。這是一種可怕的民族意識(相比起來,我們對別人的東西倒可以“殘忍無情”地堅決扔掉,但對自己光榮的歷史和經驗,卻顯得戀戀不捨、藕斷絲連)。我們應該像趙武靈王那樣胡服騎射,大刀闊斧學商鞅。說到這裡我想多說幾句。公元前325年,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正處於“四戰之地”,面臨胡人和秦、齊等強大鄰邦的嚴重威脅,隨時有被兼併的危險。趙國軍隊一直沿用的兵車戰法,行動笨拙,面對胡人兇悍的騎兵突擊,疲於應付,被動挨打,幾乎不能自保。趙武靈王對整個局勢進行了全面地反思之後,決定首先向落後的傳統習俗開戰,大膽放棄傳統的長袍馬褂,“國無貴賤,皆效胡俗”,並帶頭穿胡服,親自躍馬引弓。軍事上徹底改造以步兵和兵車為主的趙國軍隊。一年後,一支以新興軍種騎兵為主的新型趙國軍隊出現在戰場上。7年中,趙武靈王率領這支勇猛剽悍的新趙國軍隊所向披靡,不僅收服了中山等國,還向胡人開疆數百里。趙國軍隊一改兵車時代消極防禦的落後戰略,使用改革後迅速壯大起來的進攻型騎兵部隊,“竟襲咸陽”,讓虎視天下的強秦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以小克大,以弱敵強,何其壯哉!後來秦朝實行商鞅變法,富國強兵,掃六合,平天下,翻開中國歷史新的一頁。幾千年後的日本明治維新幾乎就是“胡服騎射”和商鞅變法的引進版。
今天中國軍隊從總體上落後世界先進軍事水平太多,非急起直追、爭分奪秒,不足以抑制差距繼續擴大的態勢。而同時,我們的腳下自己為自己設定的思想和行動上的絆馬索又重重疊疊,讓我們舉步維艱。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前副院長李際均將軍曾經說過:我們的民族今天挺立著,那是因為黃繼光在我們的前頭。
今天我們在衝破國際圍堵和國內種種思想限制的時候,也需要黃繼光。
丘吉爾說:如果我們不做,誰來做?如果今天不做,什麼時候做?
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願當代中國軍人以此自勉。我們也許沒有機會投身一場戰爭,但一樣可以在“戰爭”一樣的有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中,完成報效祖國的壯舉!
新型中國軍隊藍圖設計之(1)
——“鷹擊”戰略
中國的和平發展正迎來“重大戰略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