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4的機載電子設施大幅度改進,具有對空、對地、對海不同的工作模式,並具有地形跟蹤、迴避能力。它的對空雷達能在100—150千米範圍內發現目標,在40千米內精確測定威脅最大的8個目標,並攻擊4個目標。它有8個武器外掛點,載彈量大於6噸。在空空格鬥方面,它可以攜帶各類遠、中和近程空對空導彈,執行各種距離的空中打擊任務,還可以打擊任何高度上的空中預警機和戰略轟炸機。很顯然,這是一種類似於美國F…35的輕型多用途新戰機,但在某些單項效能上略有超過。俄羅斯非常清楚自己的經濟實力,所以一改冷戰年代全面趕超的做法,舍F…22A而緊跟F…35。
俄工業與科技部長稱,俄第五代戰機的研製將集中體現俄軍工部門和俄航空技術的“集體智慧”,如果所需資金能及時到位,預計2010年將開始批次生產。2011—2012年,該型飛機將開始裝備俄空軍,並幾乎與美國的“聯合攻擊戰鬥機”F…35同時投放到世界飛機市場。但觀察家稱這一預言似乎有些過於樂觀。儘管俄羅斯透過開發S…37“金雕”和米格…1�44,在第五代戰鬥機研製技術上取得了較為成熟的經驗,但資金保障卻是難以克服的瓶頸。據俄官方訊息稱,研製第五代戰機先進的無線電電子裝置、資訊和軟體保障,以及武器裝備和先進的發動機,整個研製計劃至少需要8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的經費。當年美國的JSF新機,在方案設計階段(1993—2001年)就花費了35億美元,大規模的研製和製造試驗型機(2002—2008年)將花費l90億美元,即使俄第五代戰機投入80億美元—100億美元,能否如美F…35一樣按時“出爐”也不敢確定。一些俄羅斯領導人則明確表示不相信僅花費15億美元便可製造出與美國JSF(F…35)同級別的飛機,然而就是這一政府承諾過的在未來9年內支援的15億美元,也只有20%—25%可以到賬。
俄羅斯S…54的前景就此變得不那麼清晰了。即使俄羅斯現在突然解決了資金問題,從現在立即開始恢復其隱形戰機研製的正常程序,要把過去損失的時間追回來,達到實戰列裝最快也是5年以後的事,而要推向國際市場,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在10年以後。從較低階別單個空中作戰平臺的效能上看,也許俄羅斯追上了美國的步伐,但以主戰飛機(與F…22A對抗)論,要重新恢復原有的效能對稱,俄羅斯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追趕。而如果從整體隱形空軍的角度考慮,要恢復原有的技術對稱態勢,則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俄羅斯縱使擁有了在各種飛機上進行隱形改造的技術,它也沒有那些隱形戰機背後的國家實力,而國家實力正是隱形空軍的根本保證。 。 想看書來
中國正面臨核武時代以來(10)
擁有多種成熟隱形技術並且綜合國力不能算弱小的俄羅斯,尚且沒有實力建設一支隱形空軍,那些依靠俄式戰機裝備空軍的其他國家,面對美國時所不得不接受的絕對不對稱態勢是可想而知的。
從2005年12月15日F…22A正式服役那一天開始,世界進入了長期的空中軍事不對稱時代。由於空中軍事力量的不對稱,在空中力量成為現代戰爭主導力量的現代戰爭中,蘇(俄)式軍事體系相對與美式軍事體系的大體對稱和平衡狀態,也被徹底打破了。十幾年前在超級大國的蘇聯被擊倒時大大失衡的俄羅斯人,這次又一次感到劇烈的傾斜和被壓迫。2005年12月16日——即“猛禽”正式服役的第二天,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要把俄軍改造成美軍。”文章說,俄羅斯總參謀部最近將對軍隊體制進行大刀闊斧、脫胎換骨的改造,將現行三大軍種(戰略火箭軍已合併到空軍)改為6個司令部。
海灣戰爭特別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