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未循聲望去,發現竟然是高歡一家三口。
司徒亮,司徒晨星也在旁邊。
幾人久別重逢,不由互相問候起來,一時場面有點混亂。
“好了,好了,小陳啊,原來你們認識啊。”項鵬看著不是事,忙笑著打斷。
“要不等下會後你們再好好聊聊,省會來的黃教授正在給我們上課呢。”
陳未一看,跟司徒亮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的,還有五六個陌生面孔。
會議室裡,一張大會議桌放在當中。
司徒亮他們坐一邊,對面是山明市庇護所的熟人,陳媛,賈東昇幾人也在。
會議桌的一頭,有一扇白板,白板上龍飛鳳舞,有字有畫。
一個年逾古稀的老頭,正拿著記號筆,站在白板前面。
自己冒然進來,又跟司徒家打招呼,顯然是打斷了這個黃教授。
陳未趕忙稍微表達了一下歉意,拉開椅子坐下聽講。
黃教授看起來氣色不好,頭髮鬍子都白了一多半。
晦暗的膚色上,有好些老人斑。
說起話來,明顯中氣不足的樣子,時不時還咳嗽兩聲。
不過他講得倒是通俗易懂,連寫帶畫。
用很接地氣的俗話,把低溫農業怎麼搞,講得很清楚。
陳未雖然錯過了開頭一段,不過也聽得七七八八。
省會庇護所,一直沒離開烏山下面的防空洞。
雖然大地震破壞了防空洞部分結構。
但是那個巨型防空洞,規模巨大,封閉上毀壞的部分,剩下的完好空間。
依然能容納好幾萬人。
省會庇護所不如山明市庇護,沒有煤礦和電廠。
加上人口眾多,一直過得緊巴巴的。
這次病毒爆發,費盡心思,從其他庇護所搞了一點疫苗。
只護住了重要的官員和少數科研人員。
不過大量死亡的人口,倒是空出不少物資。
接著經過長時間研究,省會農科院,終於搞出了一套,可以在防空洞裡自迴圈的低溫生態農業體系。
說起來也不復雜,六個字,種苔蘚,養蚯蚓。
黃教授的團隊,已經成功培育出了一種苔蘚新品種。
這個苔蘚新品種,融合了多種苔蘚和地衣類植物的基因。
對溫度的要求降低了很多,能在防空洞裡靠微弱的光線生長。
種苔蘚的培養基只需要很薄的一點土,直接在防空的水泥表面上生長也行。
這種苔蘚生長非常迅速,一般孢子落地,只要十幾天。
就能長成一團,根莖和苔蘚葉都非常肥厚,開出淡黃色的花以後。
還能結成花椒粒大小的果實。
整體都能食用。
唯一的缺點就是費水,不過現在到處冰天雪地。
外出拉幾車雪回來,丟防空洞裡慢慢化開就好。
烏山庇護所裡,大部分地方沒有供暖,不過也能維持在零度以上。
山明市庇護所的條件就更適宜了。
當然,苔蘚最大的用處還是用來養蚯蚓。
蚯蚓也是黃教授團隊搞的轉基因品種。
耐低溫,生長迅速,完整體的蚯蚓,能長到一米多長,成年人大拇指粗細。
苔蘚切碎了拌到泥土裡,就能給蚯蚓提供足夠的食物。
當然,庇護所居民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和生物垃圾也能拿來喂蚯蚓。
某種意義上,蚯蚓養殖的地方,還是庇護所的垃圾處理站。
蚯蚓分解消化後的泥土依然富含有機質,可以作為苔蘚的培養基。
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