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乃養戰之道也。
養在戰前這是不移的法則。此舉也深合兵法之道也。養兵千rì、用兵一時古戰場如此,人生亦是如此;當兵的不會天天打仗,不打仗的時候,好好練功保養身體,武者也是如此。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遇到匪徒生命危險的時候,必然是極少極少數,如果你天天遇到出手打架的事情,那是你自己有問題。
養是每天要做的功課,戰是絕對偶爾的選擇,因此養在戰前。沒有養,戰也未必勝,養大為戰也。
古譜有云: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養靈根而動心者,武中之將也!這不是說的兩個人啊,是武者自有的心態調和。
這就是“養戰”的最好闡述。
jīng養靈根氣養神
養功養道見天真
丹田養就長命寶
萬兩黃金不予人。
劈拳就是養肺、崩拳就能養肝,形意處處為“養戰”之道,其實武功不是練出來的,是“養’出來的,這個“養”不只是說的調養身體,還有萬物”生化孕育之道也。
練拳為的什麼?
就是海納百川養jīng蓄銳,戰時才能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焉。練拳、養生、征戰有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就是“心”字。練拳練身,練身的目的是為了練“心“。jīng誠所至金石為開說的是“心”。
身心合一方為內家是也!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極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話說形意拳門之真諦》'
………【69 左右翻身舞鳳凰】………
鷂子穿林不損身,入林之巧天下無雙。
鷂鷹能入選形意十二大形象也非幸致,乃有所學耳。
有翅膀的飛禽多了去了,形意拳選了五個。在其他拳種中也有鷂子翻身、鷂子穿林的拳法及劍法。看來此物確有獨到之技也。
習練鷂子穿林首先炮拳要過關。有了良好的炮拳,再習練五行拳對練,對炮拳的用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個鷂子穿林才能整出點味道。
鷂有束身之術,這個束身是是鷂形拳的“綱”。
鷂形裡的炮拳叫“鷂形炮”或“鷂子入林”,出手即是“打顧兼備”。
先做個劈拳的起式,然後打出個左手的直步炮拳,就是鷂形炮了。也有的支系不出劈拳,做個鷂子背膀的動作,全身擰裹打出一個略低的摞手崩拳,也是很好的拳路。
鷂形打法用膀尖,這個鷂子背膀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練法,已經是打法了。它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練習動作,已經有了攻防的拳意。加上這個動作可以“考練”身法的協調,這個動作要合到崩拳的練法與打法中去,練進去再拿出來,回到鷂形也就成了。
既然號稱《話說形意拳門之真諦》,那麼就得講出點從來沒人講的東西。就是這個炮拳師門沒有這個特殊的練法,我家是有的。
父親當年認為,我那時候的炮拳剛猛有餘而韌勁不足,力在皮肉而非筋骨,看似威猛其實並無大用。在家裡指導下,我拋棄了炮拳走的虎跳澗的手法,只保留了步伐,從左炮拳直接打右炮拳,加強拳中擰裹旋轉的訓練。呼吸也隨著拳變得短促了一些,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得到了家裡的認同。
然後再回練“大架”的炮拳,這個所謂的大架就是“槍架”,後手要高舉過頭而不在頭側。用這個大架再求舒展,這時候呼吸慢慢變得平穩,拳架就比較順了。
在練鷂形之前,又補充了炮掌。就是把炮拳的手型變成掌,以求收放伸展自如,最後才開始練習鷂形。
將炮拳帶入這個鷂形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