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曹操一個人也無法對付勢力更加強盛的董卓。
董卓一直在關中默默積蓄實力,在等待時機。如今,時機已至。
“冀州、兗州、幷州、幽州,合四州之力,足以抵擋關中、涼州兩地之兵了。”
冷月計算了一下,最終的結論還是比較樂觀。
徐天實際控制了冀州、幷州,再加上曹操的兗州軍、公孫瓚的幽州軍,僅僅憑藉關東三巨頭,或許就足以抵擋董卓的第二次東進。
至於疆域廣闊的骷髏王袁術,冷月壓根就沒有將他計算入內。
在冷月眼中,袁術不添亂,倒戈到董卓陣營,就要謝天謝地了。
“事情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公孫瓚不一定會願意對付董卓。”
“公孫瓚之所以參與十八路諸侯聯軍,是為了吞併冀州。而董卓對其所在的幽州,短時間內沒有任何威脅。如果我是公孫瓚,定會作壁上觀,等待董卓與我們兩敗俱傷。”
徐天將自己代入公孫瓚的位置,那麼自己多半是不願意出兵的。
徐天、曹操是關東群雄之中,實力最雄厚的兩個大諸侯,董卓想要攻略這兩個大諸侯,必定損兵折將,到時候公孫瓚未必沒有機會興兵南下,收割各個勢力,就像是現在的董卓。
“而且,我把公孫瓚和劉備打的太慘了……”
最後,徐天補充了一個關鍵原因。
公孫瓚、劉備軍團被徐天視為統一黃河以北最大的威脅,對他們的攻擊,不留餘力,公孫瓚肯定懷恨在心。
劉備的心態可能好一些,畢竟劉備經常受到打擊,已經無所謂了,從頭再來就是。
冷月不禁翻白眼。
徐天似乎知道董卓會入場,照樣暴打公孫瓚,而不是想著拉攏。
“我與你、曹操聯手抵禦董卓,不成問題,但要求兩個前提。”
“第一,曹操軍必須解除對黎陽的圍困。”
“可以。”
“第二,必須弄清楚董卓到底擁有什麼道具,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或許潁川郡荀家等大家族知道。”
冷月也無法確定導致董卓發生變化的道具。
“根據我得到的訊息,董卓還有一支鬼兵,氣息相當恐怖,不像是如同的兵馬,也不是幽冥鐵騎。”
徐天在關中也有安插探子,對董卓的變化略有耳聞。
簡而言之,董卓的實力今非昔比。
“我回去問一問荀彧吧。”
冷月與徐天商議如何聯手,然後匆匆離開,通知曹操解圍。
賈詡看著冷月離開,對徐天說道:“屬下似乎已經猜測到是何物讓董卓產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