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響力以及袁隗的輩分,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在陣前招降孫堅。
“天子為涼州將士挾持,討伐我義弟的天子詔書,恐怕並非出自天子本意,而是有奸臣作祟。堅相助冀州牧,清君側,中興漢室,何來棄暗投明之說!”
孫堅中氣十足,與袁隗在兩軍陣前辯論。
袁曹聯軍取得天子詔書,討伐徐天,佔據大義,名正言順。
而徐天也有對策,那就是自古以來屢試不爽的“清君側”。
天子身邊有了奸臣,徐天、孫堅要討伐天子身邊的奸臣,而不是起兵對抗朝廷,如此一來,也算是師出有名。
袁隗用柺杖敲打地面:“孫文臺,你可知你是在與朝廷作對,與天子作對,若是兵敗,必定株連三族!”
“我孫文臺從不怕死,更不受威脅。兄弟之恩,唯有生死相報而已,今日讓我孫文臺領教一下汝南袁氏的實力。”
孫堅拔出古錠刀,面無表情地直視袁隗。
袁隗在漢臣的輩分過高,孫堅不敢直接動手擊殺袁隗。
另外,袁隗身邊有一員猛將,死死地盯著孫堅的一舉一動,防止孫堅劍走偏鋒,擊殺袁隗。
這一員猛將氣息不弱,即使是孫堅,也沒有把握在此人的護衛下殺了袁隗。
除了護衛武將,袁隗身邊還有一對兄弟,謀士打扮,其中年紀最小者,不過十歲出頭,好奇地打量孫堅。
不知為何,這人給孫堅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本初,交給你了。”
袁隗本來以為憑藉汝南袁氏的威望,可以讓孫堅臣服,但孫堅讓袁隗大所失望。
官渡之戰,勸反孫堅失敗,雙方還是要憑藉實力說話。
“叔父,交給我吧,待我擊破孫文臺,必定讓其後悔不迭。”袁紹拔出佩劍,指向孫堅,“孫文臺,今日看看你的劍鋒利,還是我的劍鋒利!”
“當初你在我義弟手下,丟盔棄甲,逃離冀州。汝南袁氏,不過如此。”
孫堅出言挑釁。
既然與天下豪族袁氏撕破臉皮,那麼孫堅只能與徐天綁在一輛戰車上,討伐群雄,橫掃天下。
袁隗從袁紹身邊經過,臉色不悅,沙啞說道:“殺了他。”
“請叔父安心,本初不會再讓叔父失望。”
袁紹新得十六國第一名將慕容恪作為謀主,信心倍增,向袁隗承諾可以拿下官渡之戰。
袁紹瞥了袁隗身邊的猛將一眼,對方面無表情,忠誠地擔任袁隗的護衛。
袁隗何時招募一員連自己都不認識的禁衛大將?
袁紹內心暗道。
袁隗的護衛氣息已經有意收斂,但袁紹這種級別的人物,依然可以感受到袁隗護衛的可怕。
“當務之急,是攻破冀州大營。”
袁紹搖了搖頭,注意力回到官渡戰場。
袁紹陣營,軍師慕容恪、逢紀、荀諶,大將顏良、文丑、蔣義渠、高幹,還有袁紹、袁熙父子,虎視眈眈。
曹操陣營,軍師荀攸、陳宮、程昱、劉曄,大將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以及曹操、曹昂父子,金戈鐵馬。
貪狼、冷月、愛兵如子張翼德等中原陣營的玩家,更是摩拳擦掌。
如無意外,官渡之戰或許會以中原陣營勝出而結束。
貪狼有一個隱藏武將,慕容恪,舉薦給袁紹以後,貪狼地位更高,袁紹劃分二十萬兵馬給貪狼統領。
冷月有三個隱藏武將,地位比貪狼更高。
戰國四大名將廉頗、大唐安西都護府猛將李嗣業,在冷月後方帶兵列陣。
愛兵如子張翼德有何儀、劉闢、何曼、張曼成等黃巾武將,一群黃巾軍和南陽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