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果子溝、黃河峪、狼皮溝至桑田。全長三十餘里。是中原進入關中地唯一東西通道。谷深二十丈。兩側都是不可逾越的絕壁。谷壁坡度最陡處幾乎直上直下。決無攀緣的可能。山谷崎嶇狹窄。穀道寬三丈。最窄處還不到一丈。有人行其中。如入函中之說。函就是口腔之意。故此得名函谷。地勢險惡之極。昔日戰國東方五國聯兵攻秦。就是為函谷關之險所阻。大敗而還。故此有天下第一險關之稱。”

周依然道“圓鼎三年時。武帝增設弘農郡。他先將函谷關向東遷移了三百里。把秦代函谷關改名叫做弘農城。又重建關城於崤山之東。把新函谷關做為分割河南府與弘農郡地關隘。因此出現了兩個函谷關。黽池之東的函谷關是新關。弘農城就是秦關。中平圓年。朝廷為撲滅黃巾軍而重置八關。其中將函谷關列為八關之首。這說得是新關。但如果以險要來講。新關根本無法和秦關相提並論。”

趙雲點了點頭。道:“根據情報來看。張秀部署得極為嚴密。首先。他在弘農城駐紮了兩萬守軍;其次。在函穀道中幾處險要都分派精兵扼守。還設立烽火臺。一遭襲擊立即舉火以通訊息;最後。張濟統率將近五萬的主力軍駐紮在京兆府和弘農交界處的潼津和華陰。這樣佈置非常機動靈活。向西可以威脅長安。向東可以扼守函谷。可以說已經立於不敗之地。西涼軍將領個個驍勇善戰、經驗豐富。張濟可並非浪得虛名之輩。”

“張濟兵力調動地情報今天中午才到。我琢磨了半天。只有個模糊的想法。”趙雲道。“主公。函穀道長達三十餘里。我們是否能以一軍佯攻弘農。派別動隊翻越函谷南部的大山。穿插到函穀道中段突襲。解決那裡地烽火臺之後反向沿穀道突破。兩面夾擊拿下弘農。之後合兵西進。同張濟決戰。如今張濟地部隊駐紮在華陰潼津。補給基地肯定是弘農城。所以一旦奪取了弘農。即便張濟兵力再多也沒什麼可怕的。”

周依然搖頭道:“難度比較大。翻山越嶺對流民組成地別動隊來說倒沒什麼問題。可是突襲的隱蔽性不容易做到。我也贊同張濟補給基地在弘農地發覺了我們的行動而點燃烽火。接到訊號的他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出兵救援弘農。函谷這麼狹窄的道路。部隊根本沒法掉頭組織防禦。如果張濟順著穀道由西向東突擊我軍尾部。那別動隊不等打下弘農就已經全軍覆沒了。”

“既然如此。別動隊不如直接佔領函谷中間的一處險要。卡斷張濟的補給線?”一位偏將琢磨道。

“不切實際。”趙雲沉吟。“別動隊實行機動迂迴要求是速戰速決。身的補給本來就不足。而張濟雖然以弘農為後援基地。但營盤中肯定會儲存相當的補給物資。別動隊和張濟的主力拼消耗。十有會輸。”

“張濟指揮部倒是有蛛絲馬跡可尋。”周依然看著地圖陷入沉思。“每個將領都有己的慣用戰術。看他這兩次駐守分兵。都是主力兵團置後做機動使用……想必這就是張濟的習慣。所以他面對西面的李、郭汜肯定也是這種佈置。華陰在潼津西面。屬於和李郭汜勢力接壤的地帶。那麼張濟肯定是大本營駐紮潼津。小部隊防守華陰……”思來想去就是找不出個可行地法子。周依然喪氣道:“看來只有先透過崤山硬攻弘農城了。如果能有找到一條繞過華山的路……”

趙雲忽然用力一拍大腿。大聲道:“主公。傳言當年韓信走子午道入川投奔劉邦後來暗渡陳倉復走此路。這捷徑就是一個山野老農指點……我們不如趕緊挑出所有戶籍在弘農郡計程車兵。一個個盤問路程!”

“對!”周依然恍然大悟。“新募的流民士兵全是司隸人氏。我就不信。連一個知道路地人都沒有!”

周依然輕輕地沾水在羊皮地圖上劃出一條線。從洛陽逆著洛水向西南走二百三十餘里。穿過宜陽。金門。可以抵達盧氏。盧氏地正北就是燭水的上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