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已有個大概。諸葛亮環視眾臣,把扇一招,凝聲而道。
“諸公稍安勿躁。若亮所猜無誤,這根本非是仙術妖法,實乃軍器之威耳。據兵士所言,那雷聲響後,隨後便見有圓形之物一般墜而炸開。這定是彼軍所研發軍器。”
“唐人竟有這般厲害軍器,竟是如此,彼軍又為何不加以大肆製造,如若這般,不出數年,天下便皆歸於西唐矣!!更令人驚異,西唐苦攻西川多年,後來更幾乎被丞相殺入長安,有此等厲害軍器,卻為何遲遲不用?”
馬良聽言,臉色劇變,疾聲呼道。諸葛亮聞言,冷然一笑,冷聲謂道。
“若是文不凡早現這等厲害軍器,西唐必當成為眾矢之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必將聯合抗之,拼力先剿滅西唐,奪其軍器。此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更何況西唐國力浩大,再有這般軍器,縱如曹魏之盛,亦絕非其敵手耳!!文不凡此人狡詐如狐,自不會做此自取滅亡之事。”
“可竟然文不凡心有顧慮,為何卻又此時展露?”
殿下馬岱一聽,神色沉重,疑聲問道。諸葛亮嘆了一聲,徐徐而道。
“此一時,彼一時。時下,西唐已奪下大半西川之地,我蜀漢已兵力空虛,遭其所圍於成都。而曹操聚合兵眾,屯兵近有數十萬,正舉伐吳大業,而此下想必曹魏與東吳已然交戰。待魏人、吳人得知,西唐有這般厲害軍器時,只怕東吳已難保矣。待那時,如若我蜀漢亦兵敗成都,西唐便能取得西川,盡得蜀地。待曹魏平定東吳,西唐、曹魏兩國鼎立,文不凡有此軍器在手,卻又不怕曹魏來攻,只要據守邊疆,待數年之後,蓄勢待發,恐怕不出一年間,曹魏必敗無疑!!”
諸葛亮此言一出,殿下眾臣無不大吸了一口涼氣。張飛環目血紅,忿然喝道。
“我蜀國與西唐乃國仇也,勢不兩立,難不成當在此坐以待斃耶!?”
“此事亦非並無半點生機。如若遣一將,突破而去,將其中利害,迅速告之曹操。曹操若能看清時勢,與東吳暫時休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西唐。再教東吳出兵援助於蜀,如此一來,西唐腹背受敵,自當勢敗瓦解。只不過其中功成機會,實乃萬中無一耳。”
諸葛亮緩緩閉起雙眸,凝聲而道。諸臣聽後,亦皆覺得此中實在太過荒謬,事難成矣。畢竟曹操對東吳勢在必得,如今又佔據大利,豈肯但聽一席話,便休止戰事!
就在此時,王平雙眸如同火炬,慨然而出,厲聲而道。
“天下無難事,事在人為耳!如今國有大難,我等當拼死相搏,我雖不才,願以效命!!”
王平話音剛落,席中一人大笑,隨之走出,一身坦蕩之氣,拱手凝聲而道。
“子均所言極是!某願同往,勢必完成使命!!”
諸葛亮聞言,定眼視之,正是侍中孫乾也。孫乾頗有口才,時年曾為劉備遊說西方,當初劉備進荊州,便是孫乾前往。諸葛亮見是孫乾,心裡一喜,然後神色一震,與二人謂道。
“子均、公佑皆願為國赴死,實乃我蜀國之大幸也。茲事體大,事不宜遲,你等速速整備行裝,今夜出發,務必儘早將此事傳予曹操!!”
孫乾、王平一聽,神色一震,齊齊拱手,慨然應諾。諸葛亮遂取紙筆,寫書一封,交付王平。王平接過書信後,與孫乾對視一眼,便拜退而出,前去準備,當夜起程。諸葛亮為防萬一,教陳到引白耳精兵一同護送,提備唐軍攔截。
卻說王平與孫乾整備完畢。時值三更時分,陳到引兵先出,王平率領數百精騎,併兼孫乾引軍在後。在城外尚有不少唐兵斥候打探。忽然成都城內,一陣疾響,陳到引兵倏然而出。唐兵斥候見得,急忙趕回通報。陳到引兵速進,王平率兵緊隨其後。行了七、八里後,來到一帶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