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並不願多做糾纏,令兵士搖晃旗幟,旗幟一動,九宮東南角上,一個闊口猝開。黃忠急忙引兵從東南處殺出,與張遼趕來的援兵合於一處,迅速退去。諸葛亮遂徐徐收陣,如似巧奪天工,那精妙絕倫,鬼神莫測的九字連環陣突兀間竟又變回了一字長蛇陣。諸葛亮在眾將推擁下,立於蛇首,縱聲喝道。
“量此小城,我舉手可得,今日此役乃教你等知我厲害。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欲生靈塗炭。此乃最後通牒,你等識相速速獻城而降,倘若你等尚且冥頑不靈,決意助賊,禍亂天下,必教你等死無葬身之地耳!!黃老將軍,看在舊日情分,我已屢屢相讓,還望你能迷途知返!!”
諸葛亮威風凜凜,丰神飄灑,器宇軒昂,宛如天上神仙。唐兵回想剛才那恐怖而又詭異的大陣,無不心驚,不少人更以為諸葛亮非是人間凡人。
數個時辰後,諸葛亮已撤兵離去。南鄭城內,彷彿瀰漫著一股揮之不散的陰霾。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彷彿隨時都會有暴風雨無情摧殘。當夜,黃忠正於府衙內秉燭觀看兵法,忽然有兩個面生的兵士趕來,呈上書信,報之乃是唐王傳來急報。黃忠臉色一驚,接過書信。就在此時,徐庶、張遼兩人趕了過來。張遼踏入房內,正見黃忠手上執著一封書信,頓時虎目大瞪,厲聲喝道。
“老賊!!你果然欲要倒戈投賊!!”
張遼聲若雷鳴,猛地炸開。黃忠見張遼怒氣衝衝,亦是嚇了一跳,急忙問道。
“文遠何出此言!!”
張遼滿臉怒容,甚是猙獰,手指黃忠手上書信,咬牙切齒地喝道。
“你與賊互通,物證在此,尚有何話可言!?”
黃忠一聽,連忙解釋道。
“此乃唐王傳來急報,怎為通賊物證!?”
“你!!死到臨頭,你還口硬!?”
張遼聽黃忠尚在意圖矇騙,頓時怒氣更勝。在旁側的徐庶卻是冷靜,連忙勸道。
“張將軍稍安勿躁。此中或有誤會。黃老將軍,此竟是唐王軍令,可否予我等一觀?”
黃忠心中無愧,自然不懼,立馬將文書遞了過去。徐庶見黃忠毫無慌色,心中已是信了大半,接過文書後,拆開一看,卻是臉色劇變。張遼見徐庶臉色大半,急把文書奪來,執書一看,頓時殺氣洶騰,只見書上盡是朦朧字樣,於要害處盡數塗抹,竟乃諸葛亮所寫!
怒火衝腦,張遼把書砸地,猛地掣出腰間寶劍,如同一頭怒虎般撲向黃忠,口中喝道。
“老賊!!你竟敢倒戈通敵,我與你拼了!!“
張遼掄劍劈來,黃忠雖驚未亂,猛地一挪身子,巧靈避過。張遼擰劍一轉,連劈暴砍,招招盡是要致人於死地。張遼傷勢已是痊癒七八,這攻勢猛烈迅疾。黃忠或閃或避,張遼招招狠烈,四周奏案、椅子紛紛被劈開,一片狼藉。若是黃忠不作抵擋,只怕數十合內,必死無疑。而就在張遼追殺黃忠間,徐庶卻是執起了地上書信,快速觀看。
須臾,一陣嘈雜聲響。府衙內的護衛聞得打鬥聲響,急忙趕了過來,正見張遼持劍不斷怒劈黃忠,一時間無不大驚。就在此時,變故忽生。那兩個傳予書信的兵士,猝然發作,竟向徐庶撲了過去。徐庶一時無備,剎時被那兩個兵士擒住。只聽其中一個兵士喝道。
“住手!!否則此人必死無疑!!”
正在追殺黃忠的張遼一聽,頓時臉色劇變,急收住攻勢。黃忠一見那兩個兵士挾持住徐庶,又驚又怒,咆聲喝道。
“賊子你敢!?”
“黃老將軍此下不必做戲,我等有此人在手,唐狗投鼠忌器。竟然事已揭露,何不一不做二不休,趁亂奪下此城,獻於武鄉侯!”
此言一出,頓時一片譁然。一眾將士想到這一連數日的詭異,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