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照例低著頭,不聲不響。
市長蒼白著臉說道:“陛下,我們只能再掏錢組織新的僱傭軍守城了。否則突厥人乘勝追擊殺到君士坦丁堡,我們將沒有軍隊可以抵抗。”
的確,君士坦丁堡裡帝國常備軍不足一萬,根本守不住偌大的君士坦丁堡。
瓦良格衛隊只有五千,兵力不夠,而且現在他這小皇帝還指揮不動這支衛隊。
只能掏錢僱傭新的僱傭軍。
可是還要掏錢,這簡直是再一次割小皇帝的肉。
但是他也知道他沒得選,要麼城池破了一無所有,要麼掏出家底再僱傭軍隊。
好在君士坦丁堡和東羅馬帝國的廣大疆域裡,有的是人願意來當僱傭軍掙錢,他倒不愁招不到兵。
這樣的徵兵模式在帝國這麼多年的戰爭中,已經有了一套完善的體系,能夠迅速啟動,只需要他下令就可以了。
除了皇帝掏腰包,各領主貴族都可以掏錢來組織僱傭軍前來勤王,戰爭勝利之後,皇帝會給他們稅收、封地等優惠。
但這是皇帝最不願意的,因為那比他自己掏真金白銀可能損失還要多,這些貴族領主貪得無厭,跟他們談判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因此只要不是情況危急,皇帝還是希望自己掏腰包來組織僱傭軍保衛帝國,而不是假手於領主和大貴族,因為有時候他們提出的報酬常常不是錢,而是某些權力,這就會一步步削弱皇權。
這之前他已經讓大總管老大衛再算了一下他們現有的庫房的錢,最多還能僱傭十萬僱傭軍,因為不能把每文錢全都拿來幹這件事,帝國還有最基本的正常財政開支。
比如帝國這些官吏的薪水,扣除了這些錢,他們也就沒多少了。
只夠組織十萬,可是敵人卻有三十五萬,而且這十萬軍隊最多也就能持續一個月的,一個月之後他們就沒錢了。
面臨如此窘迫,皇帝只能把國務卿他們叫來,商議該怎麼辦?
大家都不說話,小皇帝有些歉疚的望向大統領說道:“你覺得我們該如何?”
大統領回來之後便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他也是剛剛聽到傳來噩耗,他最不希望聽到的訊息,他帶領的軍隊交給公爵霍斯勞之後,全軍覆沒了,連霍斯勞公爵都成了俘虜。
這雖然一定程度上證明他之前的做法是對的,但是結果卻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作為帝國的大統領,他不願意看到帝國遭到慘敗。
現在小皇帝問他,他面露痛苦之色,說道:“向大宋求援吧,我們已經沒有選擇了。就算我們再僱傭軍隊再上,我們也守不了多久的。
突厥人這次是有備而來,他們的目標就是要攻破我們的君士坦丁堡。”
國務卿立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說道:“還沒有到那一步,大宋提出來的交換條件太過苛刻了,我們不能答應。
我們可以憑藉君士坦丁堡強大的城防設施,擋住突厥人的進攻,這在以前又不是沒有過,只要敵人攻不下來,他們就會失去耐心,最終撤離的。”
國務卿的話讓小皇帝稍稍鎮定了下來。
國務卿說的沒錯,在過去的七百多年時間裡,君士坦丁堡多次遭到敵軍的包圍甚至險些被攻破,但是這座城市強大的城防設施,使他們牢牢的守住最後一道防線,城池始終沒有被攻破。
最危險的時刻是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與阿拉伯伊斯蘭軍隊的那場戰爭,先後遭到兩次包圍,幾乎破城,最終他們還是熬了過來,守住了城池,雖然損失慘重。
七百多年的戰爭君士坦丁堡始終牢牢的還在帝國的手裡,這給了小皇帝一定的信心。
所以他對眾人說道:“我們暫時還是不要向大宋求援了,他們就是吸血鬼,想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