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葛尤在同一間車廂,也沒辦法在網上炫耀,只能是打個招呼,要個簽名。
列車員也來湊熱鬧,熱心的問這問那。
葛尤笑呵呵的回應著,來者不拒,等到這陣鬧騰過了,人散開之後,才算松閒下來。
國內的演員有坐火車的,不過像葛尤這麼親民的不多見,只能說各人的脾性不同。
說起來,在國內的演藝圈,還沒有巨星的概念,就算葛尤也只是頂尖的演員。
什麼是巨星?
在美國的好萊塢,有個兩千萬元俱樂部,這是指演員一部電影的片酬達到兩千萬美元才是成為巨星的標準。
這個標準可以直接算片酬,也可以是片酬加票房提成。
好萊塢電影公司之所以願意支付這種天價的片酬,並把高達百分之三十五的票房利潤讓給巨星和大牌導演,就是因為這些巨星能夠為他們創造財富。
不僅是票房大賣,還有電影周邊的衍生品,廣告收入、商業合作等等。
隨著好萊塢電影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好萊塢巨星成為了好萊塢電影的招牌,這些巨星有私家別墅,私人遊艇,甚至是私人飛機。
他們是媒體追逐的物件,身邊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在幫著打理各種業務。
說到底,巨星就是商業價值的體現。
按照這個標準,別說是內地,就算是香江的電影圈,也沒有幾個演員稱得上是巨星。
一個是電影市場沒有好萊塢大,還有市場體系不完善,不夠商業化,這導致演員的商業價值沒有被挖掘出來。
像葛尤這種在百姓中有影響力的演員,除了電影和廣告收入,還可以開發其他商業價值。
這需要一個龐大的經紀團隊來配合。
林子軒只是這麼想了想,看著清閒下來的葛尤,他清楚葛尤會是一個優秀的演員,而不會是一名耀眼的巨星。
有些人就是這樣,不願意太過商業化,這兩年,葛尤廣告接的都不多。
一個是他接廣告的酬勞漲了,還有就是更為注重廣告的品質,偽劣產品的廣告絕對不做。
兩人坐在走道的凳子上,看著窗外,說著閒話。
葛尤這陣子正琢磨許三觀這個人物,姜聞的要求是葛尤要突破以前的角色,不重複自己。
這個要求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
葛尤拍的三部賀歲片,其實都是在重複一個角色,就是一個有點犯貧的小人物,無論葛尤怎麼演都擺脫不掉這個套路。
這和劇本有關,就是那麼個故事,沒什麼發揮空間,不能把一喜劇片演的讓觀眾哭出來。
有的演員演什麼像什麼,有的演員演什麼都是他自己,這就是區別。
所謂的突破就是說你要演一個不重樣的,還要被觀眾認可的角色,觀眾看了之後覺得這不是葛尤,這就是影片中的那個人物。
葛尤不缺少悲劇的東西,在《活著》中就演的很好。
這次他要突破的是他自己,經過三部賀歲片,他在觀眾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說是明星像太足了。
等到《許三觀賣血記》拍出來,觀眾可能看了半個小時才能進入人物,把葛尤和許三觀兩個形象分開,這樣絕對不行。
姜聞的要求是,觀眾看片子的第一眼就能把葛尤和許三觀分開。
這讓葛尤的壓力有點大,他嘴上不說,心裡卯著勁呢,琢磨著怎麼樣把自己去掉,就剩下許三觀這個人物,那樣就成了。
兩個聊著聊著就說起了劇本,對此林子軒也沒轍。
他指導一般的演員還行,畢竟見多了導演拍戲,有不少經驗,不過像葛尤這樣的他指導不了,別給指導壞了。
“都出來玩了,就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