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上稍有些低靡外,在數量上亦不容人小覷!在實力上也有殊死一戰的能力!
由於徐州在起兵之始就秉承著我的意願實行著軍政兩條線的大政管理模式,現在的朝廷框架又基本上是以原車騎將軍府的屬吏和原曹cao的舊屬所聯合組成的。但出於對大局穩定的考慮,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還是得以徐州的原有管理模式來延續到整個朝廷。況且,以常年的代行車騎將軍事的徐庶為首的徐州幹吏已經入主了朝廷中樞,並還起著主導的作用;對於整個天下全域性的管理自然也就不能脫離徐州原有的管理軌跡。
由於黃河以南的大局已經基本上趨於穩定。因而,朝廷現在對黃河以南的各州已經逐步開始了全面的規範管理。現在以徐庶、荀彧、劉曄、程昱、諸葛亮、甚至還包括原車騎將軍府的田豐、顧雍、陳琳等已經秉承著我所交代的‘以安定為主、只做小範圍調整’的原則對黃河以南的各州主官已經進行了初步的安排,報請獻帝劉協核准後並向我進行了通報。
從南到北各州的主官具體安排基本如下:由於以張任為主將的南下大軍很輕鬆的就收復了由士燮兄弟割據的交州,交州的主官也就以南下的官佐來組成了:張任出任了交州都督,而年輕的陸遜則出任了交州刺史。最富庶的揚州則更要堅持穩定的原則了!因而,也就繼續的維持原來的格局,張昭繼續的出任揚州史,魯肅繼續的出任揚州都督。
荊州則在劉表的堅持推薦下,由劉表的大公子劉琦出任了荊州刺史,而與獻帝劉協關係極其密切的劉磐則被委任為了荊州都督;劉表從此之後也就退居到了幕後。豫州繼續維持著閻象為刺史,但由於周瑜已經統軍坐鎮關中,朝廷也就委任了一直駐守兩淮的凌*出任了豫州都督。至於我起家的根本之地徐州,則繼續由陳群來出任刺史,而一直以來駐防徐州的徐榮則被委任為了徐州都督。
原來曹操屬地的官佐也並沒有做過多的調動。兗州由滿寵出任了刺史,夏侯惇出任了兗州都督;司州(司棣)則由董昭出任了司州刺史,曹仁出任了司州都督。
益州的刺史華歆繼續的留任,陶應則被任命為了益州都督;而孫策佔據的漢中暫時也在名義上歸屬益州管轄。唯一由原有的兩大勢力聯合出任官佐的則是雍州(關中),鍾繇出任了雍州刺史,周瑜出任了雍州都督。
不過,由於關中是我的封地,又有周瑜這個原徐州的少帥出任雍州都督,此後陶家在中原的根基可能就要由徐州變成了現在的雍、益二州了。但就我本身的想法來說,還是想盡早的離開中原,以便使中原儘快的脫離在我的陰影籠罩下的狀態。既然不想當皇帝,我就不能總是以彷彿是‘太上皇’一樣的身份存在;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作用就有可能就會由鎮懾天下大局安定的力量變成引起天下局勢動盪的根源。這一點我還是相當的明白和清楚的,‘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呀!
由於黃河以南的局勢尚不穩定。因而,以劉協為首的朝廷也就未對河北作以具體的安排,只是由劉協下旨委託我這個關中王在河北‘便宜行事’。因而,現在青、翼兩州的刺史孫乾和陳登也就繼續的留任,賈詡也繼續的兼任著青、翼兩州的大都督。至於幷州,我已經分別給原曹軍陣營的李通和樂進、以及並北的呂布送去了信函,要求雙方現在要繼續的維持現狀,待我解決了幽州問題之後,再對幷州的格局進行一下合理的調整。
在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