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楊沫沫不知何為“拜七娘”,所以一路上都豎著小耳朵仔細聽劉氏和方氏的交談,最後才弄明白所謂“拜七娘”乃是閩南一帶特有的風俗,這一風俗中的“七娘”也被閩南人稱作七孃媽,是閩南一帶所有小兒共同的“娘”,也是一位受閩南人尊崇的神明。

閩南一帶的小兒出生滿週歲後,虔誠的母親或祖母就會抱著小兒,除了帶上豐盛的祭品外,還會另外帶上一些雞冠花與千日紅到寺廟裡祭拜七孃媽,祈願七孃媽保護小兒平安長大。

楊沫沫其實很想問一問劉氏,為何“拜七娘”除了貢品外還要帶上雞冠花與千日紅,不過劉氏和方氏一路上都沒討論到這個問題,楊沫沫也只能把帶這兩種花理解為“拜七娘”特有的風俗習慣了。

到了寺廟後劉氏便抱著楊沫沫開始虔誠的祭拜,祭拜的儀式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劉氏祭拜完七孃媽後,從袖子裡掏出一枚銅錢和紅線,先是合在掌心繞著香火轉了三圈,後才把這兩樣物事串在一起系在了楊沫沫的頸上。

劉氏邊把銅錢系在楊沫沫的頸上,邊低聲唸叨道:“紅線和銅錢乃是七孃媽所賜,八娘你一定不能讓這兩樣物事離身,一定要戴倒及笄之年的七夕節才能取下這兩樣物事,取下後要將這兩樣物事送到七孃媽這兒來,並備禮答謝七孃媽多年來對你的庇佑……”

這些話兒若是真正的小兒哪聽得懂?

所以楊沫沫知道這只是劉氏當著神明的面說的吉利話兒,也算是在七孃媽面前許下承諾,許明只要七孃媽能夠保佑楊沫沫平平安安、無災無難的成長,待楊沫沫一到及笄之年他們一家便會備禮還願、感謝七孃媽的庇佑。

一直到劉氏帶著楊沫沫拜完七孃媽,楊沫沫的週歲禮才算是真真正正的過完了,而楊沫沫也逐漸的適應了小岞村的一切,慢慢的讓自己努力的適應新身份和新日子,努力的讓自己不要去回想上一世那多姿多彩的生活。

*******

清晨的陽光化作點點金光、零零散散的散落在水面上,溼潤的海風夾雜著淡淡的腥味輕拂過海面,天際的朝陽才剛剛躍出海面、劉氏就已經忙開了,而楊沫沫則坐在小小的圍椅裡,睜著圓溜溜的小眼珠打量身旁的一切……

放眼看去,只見幾十條大小不一的木船斜橫在水面上,同住在水邊的漁民們有的在沙灘上曬漁網,有的正在修補木船。他們背後那片同沙灘接壤的陸地斜坡上,零零散散的搭著幾座草棚,草棚內隱約可見婦人們忙碌的身影……

時光就在無數個這樣的清晨裡慢慢流逝,轉眼間楊沫沫已快兩歲大了,穿越到小岞村也有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讓楊沫沫慢慢的對漁家人的生活場景倍感熟悉,尤其是每日清晨眾人忙碌著的這副景象,每天都像一副簡約的素描畫般呈現在楊沫沫的面前,更是讓楊沫沫慢慢的把自個兒融入到這副素描畫中。

隨著呆在船上的時間逐漸拉長,楊沫沫慢慢的也摸清了她的家的每一個角落———根據楊沫沫的目測,她估測楊家一家人是生活在一艘長約十二米、寬約兩米的新船上,一旁並排停靠著的舊船體積應該和新船差不多,只是使用的年份多了一些。

因劉氏成天在船上和岸上的草棚裡兩頭跑,所以楊大柱便在船頭養了一條黃狗,平日裡讓黃狗看著船,免得讓什麼生人靠近偷偷的把楊沫沫拐走,那隻黃狗見到生人就吠、倒也還算是盡心護家。

而打從邁過“送女”那個最難熬的難關後,之後楊家的日子便一天天的慢慢好了起來,楊沫沫知道在這一年多里,楊大柱不但在船尾裝了個小小的爐子、供平時偶爾開小灶用,還在岸上的廚房旁添了個大雞籠,雞籠裡罩養著十來只楊大柱從城裡買回來的雞。

那些雞下的蛋兒,有一半到了楊沫沫的肚子裡,另一半則由楊大柱帶去城裡換些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