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報後,緊急召開中央軍事委員會議,會議決定:組建南寧防禦統帥部,由陳雲山協調;權力下放,北部防禦司令部許侖將軍及東部防禦司令部古華將軍全權負責抵抗兩路清軍的進攻;後勤部及情報部全力配合;各地預備役及軍校學員迅速組建成軍,準備投入戰鬥;政務委員會及南寧市府作好可能撤退的工作準備。
戰鬥首先在鬱林州(玉林地區一帶)打響,從羅定直隸州出發的清軍,攜“剿滅淩十八農民起義軍”新勝之威長驅直入廣西地境。東部防禦司令部的作戰思想是:層層阻擊,步步撤退,引清軍至廣西容縣決戰。東部防禦司令部司令兼第三師師長古華將軍命令第三師兩個團及鬱林、北流、容縣三地所有預備役民兵組織防守容縣;命令第五師第三團從岑溪起層層阻擊、佯敗至容縣,並且每次都要用不同的部隊番號,混淆清軍;命令第三師一個團及第五師兩個團埋伏在容縣外圍,等清軍攻城時夾攻清軍。
進入廣西的廣東清軍只受到輕微抵抗,順利佔領岑溪縣城後,不可一世,貿然突進,進軍神速,儼然一天一夜既可打到南寧一般。從岑溪至容縣河流眾多,有義昌江、黃華河、北流江、還有無數小河小溪,清軍進展緩慢下來。
北面防禦司令部司令許侖將軍由於兵力少,所以早早就實施了“堅壁清野”的政策,主動放棄賓州(今賓陽一帶)以北大部分地區,因此與清軍的接觸稍晚於東部防禦司令部。許侖將軍手下的部隊只有人民軍第二師、賓州預備役團、及南寧預備師,就是加上軍校學員也不到一萬五千人,而從柳州府來的清軍竟有七萬之眾。
許侖將軍知道賓州守不住,早安排了賓州工商業的隱藏和撤退。清軍都統巴德率軍到達賓州時,賓州差不多隻是一座空城,城裡僅有人民軍賓州預備役團在防守。許侖命令預備役團甫與清軍接觸,不要等清軍圍城,必須撤退至崑崙關。許侖將軍自己則帶領第二師第一團第二團繞到清軍的背後打擊清軍的後勤部隊去了。
崑崙關是南寧北部的屏障,崑崙關一失,南寧就像脫了褲子的女人,只能憑本能了。經過近半年的經營,崑崙關防線初具規模,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負責防守崑崙關的是第二師第三團、南寧預備役師、賓州其它民兵組織,南寧方面還組織了一支軍校學員預備隊,及一萬民眾後援服務隊。
佔領賓州的清軍準備休整兩天,待後援的物質到達後,再行南攻。可兩天後等來的卻是後勤運送糧草的部隊兩千人在鄒圩渡河時遇到叛匪埋伏,損傷慘重,大部分糧草落入水中的壞訊息。這些都是許侖率領的第二師第一團第二團埋伏一天一夜的傑作。許侖將軍知道,這一次伏擊只能暫時緩解清軍的攻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清軍最大的後勤物質中心來賓城很快將會運送第二批糧草過來。如果能再次打擊清軍的第二批糧草,那麼形勢將向有利於人民的一方發展。
從廣東向西進攻的清軍被慢慢引誘至容縣,第五師第三團退入容縣後,清軍緊隨其後團團圍住了容縣縣城。容縣地處三江彙集處,全部過河的清軍人數太多,只能擁擠在並不很寬闊的容縣縣城城西。副都統烏蘭泰認為容縣將手到擒來,退入城中的人民軍也只是甕中之鱉。因為一路來,並沒有發現人民軍的大部隊,這些散亂的農民自衛隊在他眼裡當然是小菜一碟了。
列好陣形後,烏蘭泰命令前鋒部隊攻城。本是很安靜的容縣城頭上,在清軍將要接近城牆時,突然熱鬧起來,炮聲槍聲混雜在一起。清軍士兵在監軍的督令下,不要命地衝向城牆,可他們還沒有接近到牆根時倒下一大片。本是一隊隊的幾千名士兵,等到好不容易衝到牆根時,回頭一看根本就沒有幾個人能跟上來。有的攻城梯子來了,卻沒有了往上爬的兵;有計程車兵來了,卻沒有了攻城梯。整一個時辰,損失四千多人,副都統烏蘭泰很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