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是二十萬大軍公認的“第一猛將”,除了勇冠三軍無人能敵的超強單兵戰作武力,更讓他享此虛榮的,是因為他超凡入聖的騎戰之能。
薛紹認為,促使薛楚玉在這樣年輕的年紀達到這樣的高度,主要是因為他十六歲從軍身經百戰,後來又跟隨最擅騎戰的惡來程務挺學習了騎戰戰術。但是普天之下身經百戰的人多了;程務挺帶過的騎兵將士也不在少數。但萬萬人之中唯獨出了薛楚玉這麼一個可以稱得上“超凡入聖”的年輕天才。
這絕對不是巧合。
薛紹認為,百戰經歷與刻苦學習或許起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作用,但恰好是剩下的百分之一,決定了薛楚玉能夠與眾不同並且超凡入聖。
這百分之一,就是他從孃胎裡帶出來的——天賦!
薛楚玉,是真正的戰神之子!
在所有的將士心目當中,薛楚玉是如今大唐最為典型的“勇戰派”代表,或者說勇戰派領軍人物也不為過。由他來率領精銳騎兵扮演以騎兵戰術見長的遊牧民族假想敵,再理想不過。
而薛紹則是衛公兵法的繼承者,是繼裴公之後的新一代“謀戰派”嫡系傳人。與此同時,薛紹與薛楚玉還是形影不離、知心知己的同族兄弟。就連先帝都曾將二人喚為左右近將並同賜上元御刀,從此使他二人在軍隊裡有了“太乙、天官”的雅號。
在將士們的心目中,薛紹與薛楚玉就如同一母同胞、同時降生的“雙子將星”。
現在,將由他二人領軍對戰較分高下,怎能不讓二十萬將士滿懷激情的熱切期待?
不僅如此,邙山的大軍演已經吸引到了洛陽所有人的注目。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都在對“雙子將星”的對決津津樂道翹首以待。相比之下,人們更傾向於相信薛楚玉能夠取勝。
因為薛楚玉麾下的騎兵戰鬥力實在太強,而且他並非有勇無謀之輩,他對薛紹的瞭解也遠勝所有人。相比之下,薛紹的優勢實在少得可憐,也就只有依憑工事防禦的地理優勢可以依賴。但是薛楚玉並不是真正的異族人,他對這一帶的地形瞭如指掌,這又進一步的削弱了薛紹的優勢。
對決開始後的七天之內,事實也恰如大眾預料和期待的那樣,薛楚玉三路騎兵連破薛紹七道防線,勢如破竹接連大勝。他親率跳蕩精銳騎兵率先突陣,另有兩員猛將獨孤禕之與沙吒忠義做為他的副手,各率一路騎兵從兩翼包抄。薛紹佈下的十幾處防線因為往來增兵與彼此救援而疲於奔命。但是薛楚玉並未一味的盲目猛攻,他率領的騎兵就像是嗅覺靈敏而狡詐多變的狼群,非常擅長避開薛紹的精銳主力和預先設下的埋伏圈,專挑防備薄弱的軟肋進攻,專門攻打兵力稀薄的防禦工事。
勇戰派的猛將用薛紹擅長的“詭戰”之法,打了薛紹一個灰頭土臉。
這一局面,在朝廷之上都引起了熱議。文武百官對薛楚玉大加讚賞,當然也有人對薛紹的能力提出了一些質疑——既然薛楚玉如此強悍,還要薛紹何用呢?
但是從第八天開始,局面就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薛楚玉因為連戰連勝,佔領了很多的營盤與軍事要塞,不得不分派兵力去把守這些地方。否則,非但是勝果無以保持,還有可能被切斷歸路落得一個孤軍深入的危險境地。
漸漸的,薛楚玉麾下的兵力被分得稀薄了。以往強勢無匹形如“三叉戟”的三股騎兵,漸漸因為戰線拉長、精銳力量被分散而鋒芒弱去。
與此同時,薛楚玉還發現了一個最讓他不安的事情——薛紹,不見了!
薛楚玉俘虜了很多“敵軍”將士,其中有他非常熟悉的郭元振。雖然沒有用上嚴刑拷打但薛楚玉也算是費盡心思的審問了他們,但是郭元振也是一問三不知。
薛楚玉太瞭解郭元振了,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