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科學考察成果:
1947年10月-1948年7月,北京大學農學院擔任土壤調查及土壤物理學助教,獨力編寫了土壤物理實驗講義及帶領實驗,進行研究中國土壤的一部分化學分析及機械分析工作。
1948年10月-1952年3月,黃豆芽酸酶的研究。
1952年4月-1956年2月,原膠原的研究。
1956年3月-1961年4月,參加野外考察及建立科學實驗基地:
雲南生物考察隊,在昆明負責建立實驗室,進行紫膠及芳香油等次生物質研究、分析工作。
新疆綜合考察隊(1956-1959年),參加北疆阿勒太地區及瑪納斯河流域的野外考察,在烏魯木齊建立實驗基地,協助新疆分院籌劃開展伊犁河流域綜合考察和新疆鹽湖考察工作。
華南熱帶生物考察隊(1957年),參加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野外考察。
治沙隊(1960年),在陝北榆林治沙試驗站參加生物固沙試驗;
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心分析室(北京),協助建立中心分析室並指導分析工作。
1962年5月2日‐1967年2月,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肌肉蛋白及病毒形態、結構的研究,建立電子顯微鏡實驗室並參加實驗操作。
1962年-1964年,新疆化學研究所,協助建立化學所並進行鹽湖考察及病毒研究(羅布泊以西及南部地區)。
1965年,廣州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真菌室,協助建立電鏡實驗室,進行柑橘黃龍病的研究。
1973年-1978年,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課題組長,參加實驗工作。
1977年7月原9月,新疆化學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
論文目錄:
1,黃豆芽植酸酶的研究,1953-1954年7月《中國科學》雜誌發表。
2,原膠原的研究,1966年《中國科學》。
3,新疆馬腦炎病毒的電子顯微鏡觀察,1962-1965年《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報》。
4,不同來源的原肌球朊物理化學性質的比較研究,1955年《生理學報》(19,389)。
5,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晶體的電子顯微鏡觀察,1963年《生理化學與生理物理學報》(3,206)。
6,用電子顯微鏡直接觀測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分子,1965年《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65,5,7-16)。
7,新疆鹽湖考察報告,阿克蘇鹽山鹽溶洞的考察,1965年地質地理方面的內部刊物。
8,紫膠的淨化、加工方法的研究(未)。
9,生物固沙試驗(實驗報告),1973年以&ldo;病毒組&rdo;名義發表的論文,有關柑橘黃龍病病原體的研究。
10,與柑橘黃龍病有關的一種線狀病毒,《中國科學》1973年3期(313-315),英文發表在scientiasica,1974年13no3(421-438)。
11,水稻裡條矮縮病病原體的研究:傳毒灰飛蝨中類似病毒的質粒,《中國科學》,1974年2期(158-163)。
12,桑樹萎縮病病原體的研究:桑樹黃化型萎縮病病原體的電子顯微鏡研究,《中國科學》,1974年3期(283-291)。
13,在桑樹萎縮型及花葉型萎縮病病原體的電子顯微鏡研究,《中國科學》1974年7期。
14,桑樹萎縮病病原體的研究:桑樹萎縮型萎縮病病原體在病樹中一年內的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