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能認為他考砸了,否則你會受到打擊。
慕姍姍雖然不是那種一定要拿滿分的人,卻對自身要求很高。
林子軒在這一點上和慕姍姍不太一樣,他是個追求八十分的人,八十分是個不上不下的成績,既不會不努力,也不會把自己逼得太緊。
他給自己留下了緩衝的空間,進退自如。
這樣的人或許會活的悠閒自在一點,卻很難成為頂尖的存在,那些頂尖的人往往是追求完美的人,也就是一心要拿滿分的人。
各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人生的道路也不同。
京城廣播學院在九八年成為了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不過慕姍姍不打算繼續考博士了。
或許是受到林子軒的影響,慕姍姍的心態變得平和不少,尤其是有了女兒之後,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不再過於追求事業了。
如何兼顧職業和家庭是困擾這個時代職業女性的重要問題。
說起來,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會互相影響和促進。
這些年,如果沒有慕姍姍在一旁催著,林子軒或許走不到這一步。
他可能只會寫寫小說,混混文藝圈,卻不會開公司,成為引領國內影視行業風潮的人物。
如果沒有林子軒,慕姍姍或許會成為華國電視臺著名的新聞主播,數年後甚至是主持每晚七點的《華國新聞》,也就是觀眾所說的“國臉”。
《華國新聞》的主持人基本上都是京城廣播學院播音專業本科出身。
以慕姍姍的身世背景,在華國電視臺新聞主播的職位上熬上十年的資,到了兩千年就有機會主持《華國新聞》。
這或許正是李虹當初為女兒規劃的人生道路。
然而,在林子軒的影響下,慕姍姍成了著名的綜藝主持人,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是這個道理。
生活總是充滿著意外,沒辦法把控方向,就像是大學生的命運一樣。
今年有經濟學家向國家高層提出了高校擴招的意見,擴招的幅度在一倍以上。
他們提出幾點理由,其一華國的大學生數量遠低於世界上同等發展水平的國家。
其二由於國企改革,有上千萬的下崗職工進入勞動力市場,為了不讓年輕人和下崗職工競爭,就把他們送到大學裡去。
其三國家要保持經濟增長率,就要擴大內需,子女上大學需要老百姓花錢,促進了消費。
其四高校有能力擴招,此時一個老師只帶七名學生。
總結起來,就是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
這是高校擴招的主要原因。
有意思的是高校擴招的建議是經濟學家提出來的,而不是教育學家,所以這是一次經濟行為,而不是教育決策。
報紙上對此有一些爭論,不少教育學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認為擴招應該循序漸進,當前高校的基礎設施和教育資源無法滿足擴招後的教學要求。
而且,不能把現在的問題推到以後解決。
擴招之後,或許能暫時緩解社會上的就業壓力,可四年後呢,這批學生畢業了,還是照樣要走向社會,面臨就業。
擴招一方面給更多年輕人提供了上大學的機會,另一方面大學教育從精英轉向了大眾。
為了祝賀家裡出了第一位碩士生,林子軒帶著家人出去吃了頓飯。
在這個年代,碩士生已經不稀奇了,他就是藉著這個理由一家人熱鬧熱鬧。
“老哥,嫂子都碩士了,你這個文憑有點低啊。”吃飯的時候,林曉玲埋汰道。
“改天我拿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