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章 技巧挑戰賽的前源和變革

全明星的舞臺上全場飛奔、變向運球、擊地傳球、弧頂遠投的畫面,那簡直美妙得不敢想象……

這足以證明這項賽事今年的“不太尋常”!

讓我們先來追溯一下這項單項賽的歷史——

這項比賽2003年亞特蘭大全明星時得以初創,其根本原因,也是因為彼時的NbA聯盟還正生存在巨人的統治之下,“鯊魚”奧尼爾和“石佛”鄧肯,就像壓在西部所有球隊腦袋頂的兩座大山!

大個子們在全明星賽場上也有著毋庸置疑的地位,以當賽季為例,西部隊十二人中有姚明、鄧肯、加內特、奧尼爾、諾維茨基、韋伯、馬里昂7位內線,這還不算身高達到2.08米的佩賈;

另一方面,扣籃大賽以2000年卡特為代表進入第二個巔峰期,賈森·理查德森憑藉著超越人類極限的複雜動作,成為全明星舞臺上受人矚目的新星。

然而,小個子後衛們當時卻缺少一個表演的舞臺,畢竟扣籃大賽上1.70米的“小土豆”韋伯是不世出的怪物,包括基德、納什等等傳球大師們更是不可能成為全明星的主角。於是技巧挑戰賽在2003年應運而生——

首屆賽事就邀到基德、馬布裡、託尼·帕克和佩頓四位明星級選手,作為當時聯盟的“控衛之王”,基德捧走了冠軍獎盃。

隨後的幾年裡,這項新奇的比賽逐漸引發巨星們的好感,2006-07賽季參賽陣容達至鼎盛,科比、詹姆斯、韋德和克里斯·保羅四大天王聯手共襄盛舉,竟然令技巧挑戰賽成為當年NbA星味最足的單項賽事。

然而隨著時代籃球風潮的變換,後衛球員們在NbA的地位今時不同往日,已經成為聯盟話語權的真正掌控者,他們不再需要“技巧挑戰賽”這個小小舞臺來嶄露頭角。

另一方面,這項賽事本身也存在著固有的缺陷,扣籃大賽代表著對人類身體極限的挑戰,就像是扎克·拉文的扣籃可以透過社交媒體迅速傳遞至每一位球迷的面前;

三分球大賽則代表著對前人的超越,得益於新賽制改革,斯蒂芬·庫裡以27分的高得分打破歷史紀錄——

可誰會記得技巧挑戰賽的歷史紀錄保持者是德隆呢?誰會知道歷史最佳成績是25.5秒呢?

技巧挑戰賽的受邀選手也因此從2013年開始級別急轉直下,儘管2015年度改製為兩兩同時出發的pK賽,可球星們臨時缺席,連羅伯特·考文頓這樣的球員都可以臨時頂替出現在舞臺上,最終冠軍被火箭隊的貝弗利奪走,更是令該項賽事的價值大幅度縮水。

這樣的時代背景共同催生出了2016年新的改革,這項原本就為提升部分球員存在感而設立的賽事,將又一次發揮類似的作用。

2016年,NbA已經進入一個徹底的新時代,莫說NbA官方取消了全明星投票中的中鋒位置,最終將在多倫多進入先發的10位球員更是連任何內線的蹤影都看不到,大個子們在聯盟中的存在感如此之稀薄。

大個子們扣籃是比不過戈登、拉文的,三分也是投不過庫裡、利拉德之流的,那NbA高層和賽事組話事人“尋思”——

不如給他們尋找一個新的舞臺吧,讓我們看看前日剛剛完成一條龍暴扣的唐斯,運球是不是有那麼利落,場均助攻數比詹姆斯還多的格林,究竟能否一次性完成擊地傳球入筐,還有考辛斯本賽季突然暴漲的三分球,是不是在全明星也一樣精準呢?

在這個速度擊敗高度,大個子們也要加速狂奔的浪潮裡,這些技術環節的確也是對頂尖級內線球員應有的考驗。

全明星從來都是NbA試點改革的先行地區,不僅僅大個子們需要尋找存在感,“技巧挑戰賽”這項漸趨雞肋的賽事也要找到存在感,還有笑話這傢伙,至今仍在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