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知道,但是他自己該怎麼做,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決定。買當不堪忍受從王位上跌落凡塵的苦澀,過慣了上位者的日子,讓他迴歸樸實,他寧可去死。
緩緩地抽出佩劍,買當把佩劍駕到了自己的脖子上,然後用力一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買當勉力伸出手,向上緩緩攀升,似乎是想要扶正頭上的王冠,可是,伸到半途的時候,他的手卻無力的垂了下去,連帶著整個身體都摔倒在了地上,頭上的王冠被甩出去了數步遠,他卻再也沒有力量,把王冠拿回來戴在頭上了。
買當自刎而亡,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至此,鮮卑族的三大領袖,全部授首。幅員遼闊的鮮卑族,即將迎來新的統治,相信用不了多久,鮮卑人就會在元起民族融合的大宗旨之下,開始新的生活。
與此同時,在擊敗了買當和西部鮮卑三大首領之後,元起給齊天留下了三萬大軍,讓他對西部鮮卑的殘餘力量進行清剿。元起相信,有著長年坐鎮邊關、和異族人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齊天,一定會把事情處理的很妥善。而且,還有陳宮這個智囊幫助齊天出謀劃策,元起完全沒有任何的擔心。
之所以會這麼著急的班師回燕京,是因為留守燕京的黃勇派人給元起送來了一封信。信中說道。孫策突然來到了燕京,本來是很著急要見元起的,但是當他聽到元起已經率軍北上,抵抗鮮卑之後,也就只好耐著性子等候在燕京。至於孫策到底有什麼急事,黃勇的信中卻沒有提及。
元起對孫策的脾氣秉性十分熟悉,沒有特別重大的事情發生,孫策是不會來燕京找自己的,孫策身邊,一定發生了什麼大事。能讓孫策耐著性子在燕京等候半個多月,而沒有前來北疆尋找自己,也昭示著孫策的身上,一定是發生了一些變故,否則,以孫策的性格,一定會單槍匹馬的來北疆找自己了。況且,黃勇是元起的心腹大將,對黃勇都有所隱瞞。沒有說出發生了什麼事,那麼事情一定不簡單。
當初收下孫策這個徒弟,也是被逼無奈之舉,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元起對孫策的瞭解逐漸深入,他發現孫策的本性並不壞,只是有時候太過自我了一些,也太過崇拜武力能解決一切問題。除此之外。孫策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大將了,絕對是可堪造就之才。熟知歷史的元起還知道,用不了多久。整個江東都會變成孫家的後花園,孫策就是東吳帝國的實際開創者。為了穩固南方的局勢,元起也沒有理由對孫家的事情不聞不問。更何況,元起現在已經和孫尚香定親了,說起來,也算是孫家的半個兒子,無論於公於私,元起都不可能對孫家的事置之不理。
距離當初元起與田豐約定的兩個月時限,還有十天的時候,元起率領著得勝之師,出現在了燕京城外十里遠的地方。這次出征,對北疆的穩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短短兩個月之內,元起大軍先是平定了幽州境內的高句麗國和扶餘國,把這兩個國中之國變成了幽州治下的兩個郡;而後以糧草做誘餌,一舉擊敗了東部鮮卑阿賣提所部;緊接著在王諾無意的“幫助”之下,齊天使出苦肉計,迅速平定了中部鮮卑的連滿所部;最後,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元起對西部鮮卑買當所部,上演了一出簡單實用的離間計,一戰擊潰了西部鮮卑的主力軍。
麾下各位文武同心戮力,是元起獲勝的另一重要因素。戰鬥在第一線的武將們奮勇當先、身先士卒;留守在後方的官員們也不輕鬆,不但維持著境內治安的良好,還要負責向前線輸送糧草,保證前線大軍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作戰。文臣武將同心同德,沒有任何不和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