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的劉連長要偵察班在溝口掩護老百姓,說偵察兵帶路、探路有經驗,到一定的時機帶著他們衝出去。董家莆覺得這個任務也挺重要的,就答應了。
一場戰鬥拉開了序幕。
偵察班在溝口前的一個高坡上,看著左前方山腿上的戰鬥。
日軍一次次衝鋒,一次次被打退,兵力不斷向那裡集中。從山頂到山腿,方圓幾裡的地方,慘烈的喊聲,鋼盔、刺刀的閃光,手榴彈、炮彈爆炸的煙團,煙塵有數丈高,成了一副鐵火血肉攪成的圖畫。一次次衝鋒,一次次被打退,八路軍堅持到太陽偏西,傷亡很重。
山腿上的劉連長覺得這樣很難堅持到天黑,只能現在趁日軍臨時停止進攻,冒死撕開一條口子,讓偵察班帶著老百姓突出去。他把全連的四挺機槍、十六枝駁殼槍都集中起來,和部分手持三八大蓋的戰士一起,組成織一支突擊隊。
之所以如此,是基於他對駁殼槍的理解。駁克槍有多種叫法‐‐由於它的槍套是一個木盒,所以有的叫它盒子炮或匣子槍;也因為它的彈匣裝二十發子彈,所以叫它二十響。其實它的正式名字是毛瑟軍用手槍。它出自德國,歐洲軍隊卻不喜歡它,原因是它作為手槍太大,佩帶不便;作為衝鋒鎗呢?威力又嫌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直握它射擊時,槍口向上跳動大,射擊精度差,所以在歐洲它最終沒成為制式裝備。沒想到它在中國戰場上派上了用場,成了名揚天下的一代名槍。為什麼?因為中國軍隊尤其是八路軍,裝備差,自動武器很少,只好靠夜戰、近戰對付對手。這一來,這槍就發揮作用了。八路軍還摸索出了很特殊的使用方法,就是斜著出槍,橫著掃,克服了直握的缺點,威力就出來了,一掃一大片,為了出槍快,有的甚至鋸掉了準星,打熟了,一樣可以百步穿楊。日軍提起它就害怕。用這樣一支隊伍當突擊隊,可以更好地搭配、發揮火力。
劉連長觀察了一下地形,認為突圍要是選擇前面的山頭肯定不行,那裡易守不易攻,突破了以後,老百姓也不方便轉移;選擇在東邊的山谷也不行,敵人要是在兩邊山上火力封鎖,幾乎沒有射擊死角;只能選擇在西邊的一塊石板地。那裡的中間地帶,離兩邊的山頭各有七、八百米,不利之處是因為它只有相對平緩的斜坡,是日軍防守的重點,突擊起來傷亡會很大。好處是隻要開啟缺口,就可以相對躲開山上的火力,老百姓可以快速透過。
突擊隊的前邊是四挺機槍和十幾個手持長槍的戰士,劉連長的意思是,前邊的機槍手和戰士強行突擊,一旦接近了敵人陣地的前沿,緊跟在後邊的十六個駁殼槍手就可以大顯身手了。事情也真是這樣,駁殼槍手一衝上敵人陣地,槍一掄,潑開密密麻麻的彈雨,頂得上十六桿小機關槍,以十倍、數十倍於日軍三八大蓋的火力,硬硬地撕開了一個口子。後續部隊跟上來,分開向兩邊一壓,一個寬五十多米的缺口就暫時穩定下來了。
第五卷 偵察連(94)
偵察班的人馬上帶著老百姓湧了過來。
本來,日軍以為喜歡夜戰的八路軍會在晚上突圍,怎麼也沒想到他們以區區百多人的弱小兵力,在白天冒死衝鋒,硬是開啟了一個缺口。醒過神來後,急紅了眼,拼命向缺口進攻、壓縮。日軍有多少?象一排排的浪頭,從兩邊的山腳下排過來,足有幾千人。缺口兩邊的八路軍拼命抵抗,把前邊的鬼子壓下去,後邊的鬼子又湧上去。一陣陣吼聲,好象要把天鼓破了。八路軍後邊就是老百姓,不能後退半步。可老百姓畢竟有幾千人,加上有老有幼,拉拉雜雜地,偵察班的幾個人組織起來很困難,行動不是那麼利索。他們一次次來回跑著,喊著,扶老攜幼,好容易把人群送出缺口,又掩護著他們突了出去。
劉連長鬆了一口氣,準備撤退的口令眼看就要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