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臺之前,還特意提高了自己家鄉計程車子錄取比例,結果這也成為了後來南方官員攻擊他的一個藉口。

可以說官場上的南北之爭由來以久,大到朝堂上的高官,小到州府之下的官吏,都存在這種南北官吏之爭,周重的總督府自然也不例外,以前他手下的官吏大都是從寧波及附近調集而來,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北方來的官吏幾乎寥寥無幾,因此自然也形不成爭鬥。

不過隨著焦芳與張彩的到來,使得北方官吏聲勢大振,一點點的開始控制總督府的大部分權力,這自然使得南方官吏大為不滿,比如像身為布政使的楊統,他就是南方官員的代表,不過他的官職雖然比焦芳和張彩要高,但是在能力和聲望上卻遠遠無法與焦芳和張彩相比,結果總督府內的南方官吏很快就被北方官吏壓在下風,一時間動彈不得。

對於總督府內的這種南北之爭,周重也十分糾結,他上一世是北方人,但後來卻在南方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至於這一世,他從小生活在南方,但卻是正德的親弟弟,所以也算是北方人,這讓他根本不知道要幫誰,另外他對於這種地域之爭,一向都是十分的反對,畢竟大家都是大明的官員,根本沒必要為這種小事爭執。

可惜周重雖然覺得南北之爭是小事,但是焦芳和楊統他們卻不這麼看,特別是焦芳,因為以前受過南方官員的不公正待遇,這使得他對南方官員十分敵視,甚至若不是周重地位太高的話,恐怕他會連周重一起敵視,所以這種南北官員之爭的矛盾很難化解。

周重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手下內鬥,而且還是一方佔據著絕對優勢,畢竟焦芳和張彩在這一點上處於同一戰線,結果總督府內的南方官吏是節節敗退,已經有幾個官吏開始頂不住向周重上交了辭呈了,雖然現在被周重暫且安撫下來,但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周重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平衡總督府內的南北官吏勢力,換句話說,就是要引進一個或幾個能夠與焦芳和張彩相抗衡的南方官員,不過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能夠與焦芳和張彩相抗衡的官員,大部分都是朝堂上位高權重之輩,根本不可能屈節來他這個總督府裡任職。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比如有一些歷史上才能卓著,但現在卻還聲名不顯的人,這些人都是周重眼中的潛力股,就算是他們還沒有特別大的聲望,但這些人既然能夠在青史上留名,自然都不是易與之輩,至少與焦芳和張彩爭鋒應該不成問題。

出身南方,而且又在歷史上才能卓著,最難得的還要是現在聲名不顯,這樣的人才周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王陽明,這位創立了心學,在儒家學說中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立的人物,可以說是整個大明最為耀眼人物,縱觀中原上下五千年歷史,也就只出了這麼一個王陽明,而且還是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甚至整個大明都因為王陽光而變得光彩奪目,對於這樣的人,周重自然一直銘記在心。

說起來當初周重剛剛出任四海總督時,就想透過正德把王陽光調到自己手下任職,畢竟王陽光可不僅僅是一個思想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軍事家,他從小就熟讀兵書,而且一直在兵部任職,若是能有王陽明這樣的人物相助,他打敗葡萄牙人也更有把握一些。

不過後來周重經過認真考慮後,還是決定暫時不去驚動王陽明,因為當時王陽明因為得罪劉謹,結果被貶到龍場任職,也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