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頁

而根據他收到的訊息來看,皇帝雖然沒有給過他任何回復,但他的奏摺應該是看過的。其中一封講東南漁業的,甚至還被皇帝拿出來示諸廷臣,認為頗有見地。

但餘敏程恐怕想破腦袋也沒有想到,最終讓自己還京的,不是那些山川水文地貌的記錄,而是一篇散文。

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西南時,聽說某地夜間頻頻出現鬼火,十分嚇人,然後親自前去考證了一番。證明應該是當地土壤之中含有某種易燃的物質,因此才會有此等奇景。

有頭有尾,有理有據,又解決了一個封建迷信的問題,這篇短小精幹的文章他本來是送給朋友品評,結果在京城的傳播度竟是不低,成了膾炙人口的絕妙好文。

然後這名聲傳進了宮裡。

之後不久,農事部派駐西南的官員帶著技術人員和經驗豐富的老農趕來,開始在那鬼火燒過的地面上試種糧食。而原因是皇后看了他的文章之後,認為他對鬼火出現的地面的描寫很符合&ldo;土地肥沃&rdo;的特徵。

餘敏程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據他所知,農事部在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ldo;試驗田&rdo;,主要是為了測試不同的種子在不同土地上的生長情況,以便培育出更好的糧種。現在再增加一個,也很尋常。

然而這一年年底,這片無心插柳的土地獲得了大豐收。而後根據農事部的研究,這裡的土壤之中的確含有一種物質,它能夠使糧食增產!

工部隨之派人前往,探測並開採出了這種被命名為&ldo;磷&rdo;的礦物。

雖然如何用它製造出能夠增加土壤肥力的肥料,令全天下的糧食都增加產量,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作為發現者,餘敏程的功勞卻是毋庸置疑。

他被召回京城,官職連升三品,跨過了五品這個坎,邁進了朝廷的核心。

但是隨著各項研究的展開,卻越來越發現,最初對磷礦的各種功用,估計得還不是很準確。越來越多的用法被發現,而餘敏程的名字,也自然被所有人記住。他的那篇文章,更是遍傳天下,就連不讀書的百姓,也能隨口說出一兩句。

榮耀來得如此快,而且如此輕易,又是在自己從未想過的領域,餘敏程居然覺得有些不習慣。

於是,在回到京城的第二年,他又上了一本奏摺給皇帝,表示自己在外面懶散慣了,就算回到京城也不習慣這裡的生活,還是希望能繼續出去,把作為採風使的工作完成。

皇帝沉吟良久,最終批了&ldo;准奏&rdo;二字,又叮囑他到了其他地方,也要細心觀察不同之處,爭取發現更多利國利民的東西。

餘敏程:&ldo;……&rdo;

又過了幾年,成熟的磷肥被製作出來。只需要將一點點肥料化入水中,澆在農作物周圍,便可以大大增強土壤肥力,令作物豐產。

在這種肥料可以穩定批次生產之後,整個大秦的糧食產量便又上了一個新臺階。風調雨順之年,土壤肥沃的良田甚至可以達到產量翻番的程度。

然後李定宸驚訝的發現,大秦的糧食快吃不完了。

即使還要供給整個北方草原民族,也完全足夠。畢竟除了本地所產之外,安南等地每年同樣能夠出產無數糧食。

李定宸可不是剛富起來的土財主,坐在自家糧倉裡,睡著都能笑醒,卻不知道這些糧食該怎麼用法。有了足夠多的出產,朝廷就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釀酒業興起,除糧食之外的其他種植業同樣也開始興盛,絲綢、茶葉、桑麻、瓜果蔬菜……一片土地能養活的人多了,自然也有一部分人離開土地,去學手藝或是經商,市面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