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熟悉周大少團長的軍事將領們則是驚訝萬分:
這四川小猴精迄今為止哈,賴以成名的幾場仗打得可都是防禦作戰啊?可現如今他娃怎麼會扯到進攻上面來了?周大少團長上來了情緒也不管不顧了,繼續大聲嚷嚷道: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可是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不斷給中國的軍事戰略建議通通是:節節抵抗,處處防守
結果我們大家也都看見了,打了一年仗,節節抵抗成節節敗退,處處防守成處處失守
法肯豪森將軍是看到了中日雙方軍現實力的巨大的差距,似乎決定了抗戰中國好像只能一味的抵抗防禦。我們知道,抗戰是一個持久的作戰:
由於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們一人拼不贏一個小日本人,那就上幾個人好啦,十個人打一個小鬼子也不算欺負他,誰叫這些小鬼子跑到咱中國來撒野。這就是我們能夠進攻的物質基礎;
再則,小鬼子攻城掠寨,佔了咱們不少地方了。那他總得派人駐守啥,就算是一箇中國縣城小鬼子用上一個中隊數百人來守衛嘛,中國有好多縣城?四、五千個就是讓小鬼子佔了一半,他現在那侵華的一百萬小鬼子兵光守城就差不多了。而且小日本人兵力也被分散了,東一坨西一坨的守著點、線,這就是咱中國能夠進攻的客觀條件。
人和,那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在英明領袖的領導下,中國全民一心,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都不差,啷個就不能發動進攻?
可是法肯豪森將軍給我們的卻是龜縮捱打的建議,採取了節節抵抗、處處防守的每一處都要防守無處不防則等於不防的蠢豬似的打法,覺得這樣子才能慢慢遲滯、消耗小鬼子的力量。
現實勝於雄辯,法肯豪森將軍讚揚有加的華中這方面的軍事部署就是一個最為明顯的坐等著捱打的例子:四道防線哈,以上海、杭州灣為第一道防線;以崑山、無錫、蘇州、杭州為第二道防線;以江陰、鎮江為第三道防線;以南京,京杭公路、運河為第四道防線。要各線部隊交替抵抗,交替掩護,交替休整,認為這樣子就能夠實現長期抵抗,持久作戰的目的。
想法挺好,效果差強人意,其後果就是讓小日本人集中力量打,充分發揮所有的優勢裝備火力各自擊破
換個淺顯的說法哈,就是小鬼子有四個人,咱中國有十個人,小鬼子四個人是一起上,咱中國十個人是分成兩人一組的死守著等四個小鬼子挨著圈收拾?
日他仙人闆闆的,比豬還不如豬兒還曉得打群架一起上,你在前面拱,他在後面踢,左拉右扯的,整不死小鬼子這個鱉肚子玩意
俗話說,人不能淹死在同一條河裡,可是,如今你法肯豪森將軍認可的武漢會戰的軍事部署又是如此:依託馬當、湖口、田家鎮等幾個江防要塞,又做此種被一年來屢次戰役證明了是愚蠢的部署。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這讓我想到了中國明朝的那個時候,明朝覆滅的一個深刻的教訓就是節節抵抗,節節敗退總是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坐等著讓滿清來進攻。在古今中外的征戰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戰略防禦態勢下的力量最終依靠單純的防守能夠扭轉不利形勢。
總而言之,戰略決定了咱中國的防禦態勢,但不能就說戰術上也只能採取這種被動的作法。我們在戰略上是防禦,在戰術上卻要積極主動地進攻
翻看德國統一的戰爭,在任何情形下,首先想到要如何進攻敵人,這才是我見過的真正的條頓鐵血勇士,永遠充滿進攻意志深入骨髓的德意志軍人的精神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我說的對不對啊?”
“哦,一洗個麻地社”
法肯豪森將軍其實並不全贊同周大少團長的話,但是他娃最後的大捧德意志條頓勇士的臭腳卻讓所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