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早朝上,群臣們整齊地排列在朝堂之上,氣氛莊重而肅穆。
柳塵步伐堅定地走來,他的身影高大挺拔,散發出一種威嚴和自信。
眾人心中不禁一顫,紛紛注視著這位晉王的神情,預感到可能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隨著鼓聲響起,早朝正式開始。
柳塵毫不猶豫地走出佇列,高聲說道:“陛下,昨夜長安發生了一起極其惡劣的事件。百姓私自違規建造民房,當官府依法拆除時,遭遇了重重阻力。更為嚴重的是,後來竟然有人聚眾圍堵府衙,其中還混雜著一些妄圖藉此博取聲名的秀才。”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迴盪在朝堂之上,使得眾人皆為之震驚。
緊接著,柳塵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鄭重地遞上前去。
“這是那些秀才的名單,請陛下下令,永遠不錄用這些人,以作懲戒,彰顯朝廷律法之嚴明。”
大太監迅速接過紙張,呈交給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名單後,粗略地掃視了一眼,正準備下達命令。
就在這時,一名御史挺身而出,高聲喊道:“陛下,微臣認為此舉措不妥。如此行事,恐怕會令天下士子心寒啊!他們或許只是受到矇騙,被他人利用而已。微臣懇請陛下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御史的言辭懇切,似乎代表了一部分官員的心聲。
朝堂上頓時陷入了一片沉默,眾人目光交匯,各自思考著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李世民的眉頭也緊緊皺了起來,心中暗自思忖:這樣做是否會矯枉過正呢?
柳塵見狀,毫不猶豫地出言反駁道:“他們或許是被矇騙、受人利用,但敢問朝廷需要這些蠢貨來做什麼?難道是讓下官矇蔽,上官利用嗎?”
他的語氣充滿了不屑和憤怒。
這時,一旁的御史開口說道:“晉王殿下此言恐怕有些不妥吧。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況且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何必如此興師動眾、大做文章呢?”
柳塵聽了這話,像看傻子一樣看著這位御史大人,眼中滿是嘲諷之意。
御史頓感受到了侮辱,連忙扭過頭去,不再與柳塵對視。
柳塵嘴角泛起一絲冷笑,聲音冰冷地說道:“這叫小事?長安府衙遭圍困,官差被毆打,這還算小事情?那麼請問,在你眼中,究竟什麼才算是大事情呢?”
御史臉色一變,急忙辯解道:“可這些事情並不是那些秀才所為啊。”
“他們參與其中了嗎?”柳塵步步緊逼,目光如炬。
御史思索片刻,無奈地回答道:“參與了……”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顯然已經意識到自己理虧。
柳塵還沒來得及說話,王回便站了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既然參與其中,就說明他們本身也存在問題。若不是愚蠢至極,便是自認為聰明過人。陛下,微臣也認為這些人絕不可再用,應當立即下旨嚴懲。”
話音未落,又有一名文官站了出來,反駁道:“微臣認為不應嚴懲,而應給予他們一個反思悔過的機會。”
李靖緊接著走出來,語氣堅定地道:“像這樣的蠢貨,還給他們機會做什麼?難道要留著他們將來禍亂朝堂不成?”
李靖一站出來,事情就又發生了變化。
魏徵開口道:“衛國公所言固然有理,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若因一次錯誤就將其徹底否定,未免有些不妥。不如陛下下旨,十年內不予錄用,讓他們在此期間好生反省。”
李世民聽後,略作思索,目光轉向柳塵,問道:“你覺得魏徵的提議如何?”
柳塵緩緩搖頭,沉聲道:“不敢苟同。有些錯誤可以被原諒,有些則絕對不能。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