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椴”——因其材質軟中帶硬,年輪界線不明顯,不易開裂,易於加工曲面複雜的活;
面板、背板用“核桃楸”——因其材質硬中偏軟,裡外材質均勻,共振效果好;
音箱總體鑲邊用“康鍛或色木”——因其材質偏軟,易於彎曲,加工中不易斷折;
琴碼、止弦板用“刺榆”——因其材質韌度高,密度大,聲音傳導性好;
琴弓用“刺楸”——因其材質堅硬緊密,花紋漂亮。
至於材料來源,李木匠家裡還有給知青做扁擔的青剛柞剩料,紫椴和康椴也現成(每到雨季,當地人用來做木屐穿,幾乎家家有備料)。只是核桃楸、刺榆和刺楸都是珍貴木材,沒有現成的料。到在大隊林場幹活的王成義二哥家問了問,這幾種木材也都找到了。
破木頭的活一個人幹不了,請鄰居馬立本家的二小子馬小虎拉幫鋸(條件是大餅子白菜熬土豆管夠造),將各種木料按事先畫好的尺寸一一破開,四面刨光,按各部件尺寸略為放大(長木匠短鐵匠嘛),在各塊材料上畫上“型線”,放在土炕上烘烤兩天兩夜,讓木材幹透(保險起見),共備齊了三套料。
檢查了一下李木匠的木工工具,缺少幾樣特殊工具,畫出圖樣,讓小虎跑了一趟張家堡子鐵匠鋪,花五塊錢按樣定做了大、中、小三種“圓鏟”及“V型鏟”;託人從公社供銷社買來粗細砂紙、木工膠、油刷子和硝基漆(俗稱亮油),又從小隊飼養員那要來一把馬尾。
六天過後,各種工具和木料都備齊了。
李剛將小提琴上的部件橫豎各二厘米見方畫出格子,每個格子都編上號,用卡尺量出每個格子的厚度,用鉛筆記在原件上,作為加工小提琴的基準資料。再用“線鋸”將面板、背板、側板等部件,按事先畫好的“型線”,由原料上鋸出有大致外型的毛坯。
這些工作做完後,李剛又貼了一鍋大餅子,醃上半小盆羅卜鹹菜,關上了大門,任誰叫門也不開。
從這天起,知青點房裡便傳出砍、鋸、刨、鑿、刮、磨…各種聲音,從清晨到深夜不絕於耳。
夜以繼日的幹了五天,李剛終於挺不住沉沉睡去,睡夢中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正午時分,李剛看著刨花堆中的那把還沒有上漆的白茬小提琴,心中不由一陣忐忑,從外觀看,與原琴沒有任何差別,就是不知道拉起來是不是小提琴的聲音。
李剛依次緊了緊琴絃,有模有樣的將小提琴夾到頜下,舉琴弓在琴絃上依次拉了一下,小提琴那特有的聲音從琴絃上流淌而出,柔美而清亮,李剛心中一陣狂喜——成功了!十幾天的心血沒有白費。連滿手的血泡也不覺得那麼疼了。
李剛平靜了一下激動的情緒,按著“小提琴指法練習”小冊子教的方法,將練習曲“梁祝”的前幾個音節拉了出來(李剛乾活累了的時候就拿鐵鍬把當提琴,練習指法和弓法,半個月下來居然有點模樣了,都會揉弦了)。這一拉,李剛發現了問題,高音部有些尖利,聲音斷斷續續的,揉弦效果也不明顯,低音部分也有些喑啞。
問題出在那裡呢?李剛陷入沉沉思索之中:
“原琴也有這個問題,以前譚麗她們拉的時候就是這個聲音,當時自己以為是她們的琴技問題——琴音就像在鏡面上划過去一樣,發出吱兒吱兒的響聲……形象的說就像聲音在打滑。”
“聲音打滑,對了是聲音打滑!”李剛自己笑了笑,對這個比喻很滿意。
“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從音源上找原因,如果弓弦與琴絃摩擦發出來的聲音就打滑,那麼經過音箱共振放大出來的聲音也打滑,音色、音質當然不好。共鳴箱內壁過於光滑也未必有益共鳴效果,看來,面板、背板的內壁也要改進。”
李剛首先將弓弦作了詳細檢查,抽出一根馬尾,